青海民和:铆足后劲促转型 工业经济焕生机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9日电(石延寿 李隽)19日,记者从海东市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坚持疫情防控与工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举措,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让工业经济在疫情影响下依然焕发生机促增长。
据了解,今年首季度,民和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86亿元、同比增长28.36%,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4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4%,销售产值44.65亿元、同比增长47.15%。
民和工业园立足当前产业基础,依托西部水电45万吨电解铝项目和濮耐公司氧化镁项目产业优势,推动铝型材延伸加工,不断加快延伸拓展产业链,形成强链、延链、补链铝型材加工基地,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同时引进培育青海卓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一批新能源企业和项目,进一步培育壮大了新兴产业发展。另外,该县还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全面加快农畜产品加工、民族青绣等轻工业的产品研发、品牌培植,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民和持续推进铁合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民和天利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硅铁行业实施矿热炉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硅铁冶炼的全程监控,有效降低能耗、物耗,使硅铁冶炼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变,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成熟的借鉴经验。青海西部水电公司投资4300万元实施电解铝新型智能操控系统节能技术应用及示范项目,实现生产现场实时监控,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生产秩序不断规范。
以“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企引企”为手段,民和用一流的服务、更优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1年,通过“青洽会”“兰洽会”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亿元,成功引进广西平果鉴烽铝材,积极对接洽谈深圳飞尚双离子电池项目,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
2022年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5亿元,成功引进青海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封闭式电熔镁成品库项目、青海昊海岩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岩棉围墙板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等4个项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劲充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