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胜年调研交警支队时强调:以“7个治理”和“7项重点”为抓手 坚决实现“减量控大”“增比进位”目标
导 读
9月7日,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安胜年在海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调研时强调: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要聚力保平安出行主责主业、聚焦“平安建设”交管核心指标,统筹好“7个治理”实现“减量控大”,把握好“7项重点”实现“增比进位”,运用好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整体性、一体化推进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海东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9月7日,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安胜年在海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调研时强调: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要聚力保平安出行主责主业、聚焦“平安建设”交管核心指标,统筹好“专项治理、基础治理、社会治理、依法治理、科技治理、隐患治理、末端治理”7个治理实现“减量控大”,把握好“专常兼备控事故、情指一体抓快反、多警参与增警力、简政放权优服务、归口管理顺体制、空地结合强勤务、严管队伍铸铁军”7项重点实现“增比进位”,运用好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整体性、一体化推进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海东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在市局分管副局长王英奎、交警支队长李积成陪同下,安胜年来到新落成启用的交警支队办公大楼,步入大厅、指挥中心、大数据研判室、视频会议室、党团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荣誉室、减压室,详细了解各楼层空间功能和支队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业务开展等情况。观看了“蜂眼系统”“视频监控”两大功能模块运行以及由无人机、铁骑地空协作的勤务演练展示。

在指挥中心,他驻足在乐都全景图前,给海东交警送了两句话,与大家共勉:畅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河湟交警护航平安海东;疏堵保畅看交警,平安出行有交警。

在座谈会上,安胜年谈了对支队的总体印象:从办公环境看,非常干净敞亮;从精神状态看,非常干练精神;从业务运转看,非常干事扛责。这里的警营文化“味道”很浓、科技赋能“切口”很多、业务指标“数据”很靓、主动干事“劲头”很足。

在仔细听取支队班子成员、所队负责人和民警代表的发言后,安胜年谈到:交警较之其他警种,专业性、服务性、社会性、风险性都很强。多年来,海东全市有效警情中交通类警情占比达40%以上,但交警警力仅占全市公安警力的8.58%。大家勇担重任,顶风霜、冒雨雪、战酷暑、斗严寒,护秩序、保畅通、除隐患、保平安,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2020年以来,全市道路交通较大事故从3起、2起、1起至今年的0起,整体态势稳中向好。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省较大交通事故死亡减少人数中,海东占比达75%,非常不易。在全省交警部门考核中,海东也是逐月攀升,稳步向上。从这些数据中,能深切感受到交管工作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也深切体会到交管民辅警的辛苦付出、担当奉献,对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谢。

安胜年围绕“怎么能实现减量控大?怎么能助推交通强市?怎么能助力平安建设?怎么能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四个问题,结合省委提出的“干部要干、思路要清”的要求,强调:全市公安机关交警部门要统筹好“专项治理、基础治理、社会治理、依法治理、科技治理、隐患治理、末端治理”7个治理,实现“减量控大”目标。

一要“专项治理”出重拳。专项治理是针对突出问题不得不做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要出重拳控事故。要聚焦阶段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攻坚整治什么。要突出实际、把握重点,以“防除降保”为牵引狠抓各类专项行动,以专项的治理实现事故的可控。
二要“基础治理”筑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要紧紧围绕“人、车、路”三大基本要素,坚持主体导向、问题导向,强化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要抓住警卫任务、大型活动等契机,通过集中排查整治、发送提示函等方式,分层级解决必要设施不足、标志标识不齐、防护设备欠缺等基础薄弱点。同时,要充分发挥道安委工作机制,把隐患治理纳入检察公益诉讼,通过检察诉讼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基础治理根基,提升基础治理效能。
三要“社会治理”广参与。交通文明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要通过前期开展的“文明交通示范街”创建活动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抓住夜市、学校、商业街三个重点地方,进一步加大对不带头盔违法问题的纠治。可通过“暂扣车辆购买头盔”“朋友圈打卡集赞”以及“领证前见习”等可操作、见效快的办法改变交通出行陋习,不断提高全社会交通文明素养。
四要“依法治理”强执法。坚持依法治理、依法办事是交警执法的前提。要加强执法办案力量,通过“以老带新”“轮值轮训”等方式,持续加强执法办案能力建设。要加强专业装备配备,配齐工作中常用的事故现场勘察设备、酒精检测等现场执法查缉设备,确保执法执勤规范统一。要强化执法监督,对窗口受理、驾考服务、路面执法执勤岗位等重点岗位加强常态化内部监督,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特别是循化县要尽快充实事故调查民警,解决事故现场处置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五要“科技治理”提效能。充分利用好缉查布控、视频专网、雷达测速等科技力量,确保“电子警察”在线率、联网率、完好率,不断提高覆盖率,将科技赋能实战发挥到最大。更要扭住看不到的数据力量,通过对数据经常性“清洗”,确保基本数据的“全量、动态、准确、鲜活”,定期清除“僵尸数据”。特别是针对已报废而未注销的车辆数据,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担责,从实际出发,集中核查、注销。
六要“隐患治理”去风险。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全市重点驾驶人接近常住人口1/13,体量庞大。全市9类重点车辆中重型货车、重型挂车、农村面包车、7-9座小型客车检验率、报废率还未达标,特别是农村面包车检验率仅82%,7-9座小型客车报废率仅66%。国省干道、县乡农村道路突出隐患点段治理还未清零,临崖涉水路段提醒标识、安全护栏还不健全。从数据来看,“人、车、路”隐患仍然是事故多发的关键性因素。要坚持发现在早、治理在小,进一步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构建极端恶劣天气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更要注重内部隐患防控,对重点岗位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不形成任何一个风险。
七要“末端治理”补盲区。全市民辅警力量有限、农村道路线长面广、农村面包车存量依然较大,抓好末端治理尤为重要。要发挥好道安委职能作用,落实农村道路“路长制”工作机制,压实“两站两员”工作责任,督促末端治理落实落细落地,切实补足治理盲区。要树立宣传也是战斗力的工作理念,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作为末端治理的重要途径,将安全意识融入社会公民的日常习惯。


从“系统性谋划”维度提出“7个治理”总体思路后,安胜年进一步剖析了全市交警队伍存在的突出短板弱项,从“整体性推进”维度安排了“专常兼备控事故、情指一体抓快反、多警参与增警力、简政放权优服务、归口管理顺体制、空地结合强勤务、严管队伍铸铁军”7项重点工作,以此实现“增比进位”。
一是专常兼备控事故。要按照实际、因地制宜,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治理相结合、专门统一行动与日常勤务部署相完善、专业队伍与常备力量相互补、专业技术与正常设备相补充的架构,全时段、全覆盖防控事故发生。
二是情指一体抓快反。要强化情指行一体化,提高交警部门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真正打通信息指挥与行动之间的壁垒,实现集信息分析、研判预警、指挥高效、快速处置为一体的高效勤务运行机制。
三是多警参与增警力。要加强重点点位运维,确保电子警察全时在线。要推行“交巡合一、交所合一”警务模式,为巡警、派出所民警赋权,参与交通执法和集中清查。同时,要进一步督促压实农村道路“村警”责任,切实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
四是简政放权优服务。要在提升窗口满意度,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上出实招,持续加强“警邮”“警保”合作,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末端。要把驾考科目三预约难等突出问题重点督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严把业务审核关,阻断不法分子对车驾管业务的觊觎路径,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五是归口管理顺体制。要着力于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切实发挥大脑和指挥部职能,通过统一归口、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本部门、本领域的工作效能。要牵头对全市红绿灯、标识标线等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建、管、用”归口管理,尽快解决“建管脱节、管用脱节”问题。
六是空地结合强勤务。要在无人机、铁骑集成化、扁平化指挥调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做强勤务,在实战中实现“减流而不断流”,确保在疏堵保畅、应急处突、警卫任务、执勤执法、保障民生等重大活动中快速反应、高效支援。
七是严管队伍铸铁军。要始终坚持严的总基调,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各项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教育引导全体民辅警讲政治、守规矩、转作风,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四个铁一般”海东公安交警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