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公安:擦亮平安乡村底色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30日电(通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动平安大通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大通县公安局立足全县乡村工作实际,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着力构建农村立体化防控体系,进一步擦亮平安乡村底色。
突出重点问题整治,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护航能力
大通公安紧密结合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特点,灵活运用专项斗争“突击战”、重点整治“攻坚战”和打防管控“阵地战”等多种形式,全面清除黄赌违法犯罪滋生土壤,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常态打击侵财犯罪。坚持专业引领、合成作战,以刑侦部门为主力,紧盯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盗窃家禽家畜等农村地区易发多发的系列侵财犯罪。常态打击涉毒犯罪。采取查源头,抓现行,捣窝点,除危害的办法,紧盯农村小宾馆、小饭店、小浴室、小游戏厅等易发生涉毒问题的场所,从日常接警、案件串并、明查暗访、群众举报等方面入手,严厉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常态排查化解矛盾。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全面夯实主防根基,全力护航辖区平安建设。发挥社区民警、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定期对辖区内矛盾纠纷、热点隐患和突出治安问题等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全面排查,做到“警力沉下去,信息聚上来”。
突出防控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守护能力
大通公安以夯实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着力构建城乡一体、打防并举、专群结合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控制和减少可防性案件发案。加大街面巡防力度。根据勤务等级,将全县按照乡镇管辖区域划分为456个巡逻网格,积极组织网格员、保安、民兵、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在两类案件高发时段、地点及治安问题突出的部位和区域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共开展巡逻防控900余次,出动警力460余人次,执行抓捕任务15次,巡防实效得到全面提升。完善物防技防网络。通过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推进筑墙垒院、加固门窗等物防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地区防护能力。同时,加快推进农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农村治安防控由传统性逐步向科技化转变。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跨区域犯罪和流窜犯罪的偶然性、突发性特点,建立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区域治安防控协作体系,形成互为联动、信息灵敏、反应迅速的农村治安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一方有警,多方联动,提升打击实力。
突出服务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管控能力
大通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改进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推进服务前移。着力打造乡村民生警务。加强与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协作联系,健全法律援助机制,畅通群众法律诉讼渠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法律顾问进村入户,面对面、点对点提供法律援助,降低农民用法维权成本,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制保障服务。共开展法律宣传500余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0问;加强弱势群体服务管理。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对贫困户、农村空巢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服务与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侵害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活动。共开展反拐宣传100余次,侦办侵害弱势群体案件30余起,办理收养儿童户口2人次。全面加强安全事故防范。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消除隐患、宣传法规、完善设施、查纠违法等方式,加强和改进农村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共开展道路、企业单位、燃气专项等各类安全检查1000余次。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目标,结合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一盔一带”“防除降保”专项行动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