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波航乡:“点绿成金”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0日电(湟宣 祁增蓓)一家家农家院,一个个忙碌的农民……这些景象的背后,是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及时转换乡村振兴攻势“打法”取得的新成效。

在“绿色”上下功夫 村集体农民实现双赢
近年来,波航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区域经济带动、做强特色产业,把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带动,通过配能人、引项目等办法,聚焦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波航乡合理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在麻尼台老村打造集野炊、露营等户外活动为一体的“麻尼台野炊驿站”。
同时,利用“浪河滩”这一传统习俗,以“浪河滩 吹夏风 ”为主题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脱贫户6人就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双赢。

在“特色”上下功夫 保留乡村“土味”“原味”
结合乡情实际,波航乡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点来抓,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麻尼台村乡村旅游协会,通过“政府引导、村委组织、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营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时,加强与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并充分利用麻尼台、下台、上台、石崖湾、南岔5个易地搬迁村集中安置和临近315国道、县城的优势,将“民游-民食-民宿”作为各村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乡村农家旅游产业。积极引导片区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餐厅、农家驿站等,保留乡村“土味”“原味”。
在“规划”上下功夫 “文化赋能”加快产业发展
持续按照“一轴三区”的发展思路,波航乡长远规划,创新产业发展,计划以纳巴公路为中轴,突出农家乐打造麻尼台新村食客游片区,做大、做强、做精现有农家乐等品牌,对现有农家乐提档升级,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纳隆体验游片区,积极探索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传统曲艺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同时,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做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非遗进村落,聚力促振兴”为发展思路,重点打造南岔村,将文化引入村落,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并做好农副产品研发,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