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德上市十年:十年征程不足傲 百年征程再出发
【推广】
追溯历史,青海互助县酿酒有大约4000多年的时光,发展到民国时期,互助县已经成为西北知名的“高原酒镇”,一直流传着“开坛十里游人醉,驮酒千里一路香”的佳话。

1952年,青海省互助县人民政府整合八大酿酒作坊,组建国营互助酒厂;2005年,青海青稞酒厂改制,组建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2011年12月22日,天佑德青稞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顺利上市,青稞酒从一个县级、区域级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企业,成为青藏高原的一张名片。
酿造生产:从“伸不直的手”到“机器人装锅”
80年代的酿酒车间,全部都是人工操作,有些老师傅,常年握着铁锹工作,手指都伸不直,手掌上厚厚的都是老茧。
2017年12月底,天佑德青稞酒新厂区酿造车间安装了可以通过红外感应设备,自动、精准地完成原料装锅操作的“机器人装锅”设备。
食品安全:从“科研所”到“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
90年代,国营互助酒厂阶段,只有一个面积不大的“科所”,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仅达到国家质量基本标准。
2012年,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企业酒体设计与检测大楼,采购多款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用于酒体的研发与检测。
2016年6月20日,企业酒体研发与检测中心取得中国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注册号L8508),检测中心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在认可项目范围内加盖“CNAS”签章,被全球46个国家61个机构所承认。
产品品牌:从单一品牌到系列品牌
国营互助酒厂时期,企业只有“互助”单一品牌,产品也只有“互助头曲”等少数几个产品。
2005年,企业改制后,企业领导提出了打造高端品牌、高端产品的思路,“天佑德品牌”在这一时期诞生,产品价位段、产品档次从高到低,覆盖了市场整体需求。
2019年以后,在整个社会消费普遍升级的大趋势下,天佑德将产品结构整体上移,着力突破中高端市场,推出了国之德G6,出口型系列产品等。
技术革新:与时俱进的品质创新之路
2020年,天佑德青稞酒通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其“青稞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西北地区青稞产业链发展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更令人关注的是天佑德600年传承的“清蒸清烧四次清”——坚持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糟发酵、清蒸流酒,并用花岗岩窖池发酵——于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探索:天佑德青稞酒迈出国际化步伐
2013年,天佑德青稞酒公司通过收购美国马克斯威酒庄,进入到葡萄酒领域。2015年,天佑德获得TTB(美国烟酒税收贸易局)认证,成为首个获得该认证的中国白酒品牌,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2018年至2021年,天佑德在素有烈酒奥运会之称的“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旧金山国际烈酒大赛”以及国内奥斯卡之称的“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中国酒业青云奖”中脱颖而出,拥揽20项国际大奖,向世界诠释青稞酒之美。
上市十年——感恩回馈 带动就业
天佑德青稞酒企业拥有员工2000余人,通过集团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及周边旅游、食品加工业所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3万余人。
自2011年上市之后,累计缴纳国家税收超40亿元,税收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
天佑德青稞酒公司于2012年发起设立了“青海天佑德教育基金会”,目前累计捐赠达2000万元以上。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天佑德向青海红十字会捐赠400万元现金,价值100万的口罩及面粉等物资。
展望百年——以德治行 创全球品牌
从酒行业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国白酒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促进经济交流与文化交往的重要作用,天佑德理应成为中国具有鲜明特色的名酒之一,为白酒国际化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企业角度来说,天佑德青稞酒作为青海民营经济的代表企业,助力青海民营经济发展,以青稞产业造福于民,以酿酒振兴高原经济,助力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
从品牌角度,天佑德将立志成为能够代表青海、代表青藏的全球品牌,坚持“健康持续,全球品牌”的目标,一步步走出青海,走出西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