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企业

专访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探索“三个融入”非公党建路径,引领平安高质量发展

2023年07月07日 15:28
来源:平安产险

  【推广】

  6月中旬,在建党102周年前夕,平安集团党委、工会组织各成员公司党委系统人员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展党建及消费帮扶“公益行”活动。在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的带领下,200余名平安党员开展帮扶活动,认购并协销当地农产品超2000万元。

  这是平安集团创立35年来,服务国家战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号召,到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平安集团党委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商议决策,落地实施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自2018年平安“三村工程”启动以来,在党建引领下,平安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产业振兴、健康振兴和教育振兴,助力乡村脱贫与振兴发展;2022年起再升级推动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

  近年来,平安在集团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抽调150多名党员职工全脱产驻镇帮村工作,提供产业帮扶资金771.53亿元,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1228所、升级乡村学校1054所,以消费帮扶的形式采购农副产品超7亿元。

  从平安党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成果可见,“党建就是生产力”。非公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党的领导。35年来,平安集团党委始终秉持“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原则,坚持以党建引领谋破局,通过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公司始终保持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底色,践行企业发展初心、使命愿景,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安集团董事长、党建工作小组组长马明哲提出,积极探索“三个融入”非公党建路径,引领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党的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党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安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参与公司重大战略制定、驱动经营管理、赋能人力质效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平安高质量发展。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

紧扣“精准、深入、持续”

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广西罗城,大巴沿着村路往深山开去,随着路旁玉米地渐渐高过人头,一座供村民休憩的“平安亭”,一簇被誉为深圳“市花”的蝴杜鹃映入眼帘,在新安村村口的道路旁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由来自深圳的平安志愿者捐建和亲手栽下,开启了深圳与罗城800余公里的山海相连、粤桂情深。

  罗城位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由于土壤薄瘠,曾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而深山中的新安村更面临缺水、交通不便等难题。2020年4月,平安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对口帮扶新安村。在平安集团党委的领导支持下,平安集团一次性投入150万元,4个月时间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产业帮扶等一系列支持举措,助力新安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工作虽已结束,但新安村始终是平安集团党委牵挂之地,集团驻桂统管党委和各级机构也各尽所能,持续参与对口帮扶。这次公益行中,胡剑锋领着党员们在村里仔细调研,得知村里饮水管线存在问题,决定再捐助20万元,支持村里升级改造管线工程,帮助村民解决用水难问题。

  新安村并非个例,平安集团持续关注着其参与帮扶的400多个帮扶地区,成为平安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平安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召,紧扣’精准、深入和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胡剑锋表示。

  紧扣“精准”,平安集团聚焦重点地区产业、健康、教育三大方向,打造面向村官产业帮扶、村医健康帮扶、村教教育帮扶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

  坚持“深入”,平安集团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构建覆盖产品选种、品控、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全帮扶周期帮扶模式。突出“保”字,通过开发“振兴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实施全方位帮扶。

  “持续”用心,30年来,平安集团相继捐建119所希望小学,平安志愿者持续参与教学,集团驻各地统管党委对口希望小学提供持续支持。

  在精准、深入、持续的基础上,平安集团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优势,以“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医疗健康下乡”为抓手,聚焦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两条主线,坚持乡村振兴与金融业务紧密结合。2022年起,平安集团推动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保险下乡,平安产险前端帮助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题、中端提供特色农业风险保障、后端赋能农产品品牌建设;金融下乡,平安银行为多地开办乡村振兴卡,提供三项优免服务;医疗健康下乡,依托2000多名专业自营医生及医院合作网络,数字医疗下乡,智慧健康上门。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集团累计投入超771.53亿元帮扶乡村产业发展,通过保险深度参与的“振兴保”产业振兴模式,落地全国18个省份助力28万农户稳步增收。平安集团党委还在平安金融中心设立了中国平安乡村振兴展厅,以消费扶贫方式,帮助乡村农产品销售,以推动当地脱贫增收。“在平安集团党委的带领下,平安人秉持价值最大化理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坚持长期主义,对帮扶对象’扶上马,送一程’,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胡剑锋说。

探索“三个融入”非公路径

党建与企业发展互融互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安集团探索“三个融入”非公党建路径引领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党的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党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平安集团党委构建党委会政治引领、股东大会最高决议、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独立监督、执行委员会日常经营“五会一体”治理模式,强化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集团和各专业子公司每月召开两次党委和经营班子联席会,党委会参与讨论和监督公司重大经营决策、重大业务发展、重大战略转型,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集团决定在各公司贯彻执行、落到实处。

  党的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平安集团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管理层双向融合,全面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一岗双责”。“公司机构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平安集团各级党委垂直管理,同时在各省市区和部分地市设立统管党委,统筹整合各驻地分支机构力量,使集团重要工作部署可以迅速落实到最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和战斗堡垒作用。

  把党管人才落到实处,让人才一心向党。不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平安集团党委注重把优秀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胡剑锋介绍,平安集团党委以科技赋能激发活力,一方面搭建各类扁平化网络化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职工提能增效,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现百万人次组织生活线上互动。

  “平安集团坚持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高度统一,党建与企业发展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条心’。”胡剑锋说。

  党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今年是平安集团成立35周年,得益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平安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不仅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资产、营收、市值等指标年均逾20%的复合增长,公司资产也达11万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平安集团党委荣获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广东省、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35年来,平安集团始终与时代同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胡剑锋说,平安集团将党的精神融入企业核心价值文化与发展愿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初心与愿景,致力于与国家发展同频,与人民福祉相连,把平安梦融入到中国梦。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胡剑锋表示,平安的党员干部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发挥好两个作用,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忠实履行好社会责任,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安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戴晓晓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