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六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8日电(杨七姐 张添福)自作风能力建设开展以来,大通县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了公平竞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营商环境,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步调一致,以服务“用心”促经济发展“中心”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接续奋斗,在巩固前期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取得成果的同时,以常态化、精细化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拓宽优化营商环境“高速路”。全县各服务窗口单位结合各自服务特点,全力推进效能大提速,服务大提升,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已有的各项工作纪律,明确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为民服务制度,健全完善坐班制、AB岗制、去向告知制度,针对“西宁评议”群众不满意事项,进一步细化整改,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杜绝“冷硬横拖”现象,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杜绝徇私越权现象。
各相关单位主动作为,抓好减税降费、对企融资、企业开办及招商引资等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取消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19项和优化准入服务行政审批事项84项,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发展增添助力。
见微知著,以监督“细心”创发展环境“清心”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把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企业促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重点围绕思想观念、制度建设、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工作纪律五个方面,定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实现日常监督近距离、具体化、常态化,推动作风持续转变。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专项行动,依托“西宁评议”加大“十佳十差”评选力度,开通县纪委书记营商环境监督“直通车”热线,认真落实《西宁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
排忧解难,以服务“热心”增企业投资“信心”
县纪委监委以全县作风建设为载体,聚焦营商环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制定《大通县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若干措施》《大通县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负面清单》,召开“共话营商监督保障共创良好营商氛围”征求意见座谈会,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家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表达合理诉求,共同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模式。
全县上下一如既往秉持“店小二”精神改进作风,健全服务机制,继续实行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健全完善联系沟通机制,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不断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多”“证明难”问题,通过深化政务服务“一门式”改革、丰富“一把手”坐窗口、陪同办等方式,以优质服务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