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薛翔青:这十年,是西宁市城东区发展量质齐升最快的十年

2022年09月29日 18:39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29日电(记者 张添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东区发展量质齐升最快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全区人民获得实惠最多的十年。”西宁市城东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薛翔青29日在“西宁这十年”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图为薛翔青出席发布会。马铭言摄
图为薛翔青出席发布会。马铭言摄

  他说,城东区调结构、促转型,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把发展作为最大的任务,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我们致力于优化区域商业发展布局,推动传统商贸业向交通枢纽型商业转化,王家庄小商品市场、泰阳国际商贸城、汇鑫食品集散中心持续转型,中惠万达、新千、中发源等商业综合体迭代升级,丝路风情街评为“省级示范步行街”“中华民族美食街”,建国路综合商务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薛翔青说,城东区深耕新兴领域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产业发展新业态,打造全市首家政府主导运营的电商发展服务中心,带动引领消费升级。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8.5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72.71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四区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191元,年均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5.96亿元增加到147.12亿元,年均增长8.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提升30个百分点,达到77.28%,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薛翔青介绍,十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生态优先这一导向,更加注重和谐共生,绿色福祉在生态保护和治理中逐步增值。我们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累计造林绿化14647亩,其中,封山育林5760亩。打造北山美丽园、苦水沟、梨园、团结、东胜5个公园游园,新增绿地19.7万平方米。完成260蒸吨“煤改气”和69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8%,较2012年上升18个百分点。投资4230万元实施沙塘川河流域(入湟水河段)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国控湟水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I类。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销号,环境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34.3%。

  据悉,十年来,城东区牢牢把握统筹协调这一原则,重塑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城区功能品质蝶变换新。区内33条道路完成新建改造工程,其中22条道路实现交通微循环。累计实施房屋征收拆迁项目67个,完成房屋征拆面积约354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18737套,实施142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城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建设任务,累计新建公共厕所49座、农村户厕141座。深化“幸福西宁·清洁西宁”提升行动,推进“街长制”“门前六包”责任制,健全“警城”联动联勤,主要街道机械化清扫全覆盖,城区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十年来,城东区牢牢把握共享发展这一理念,更加注重补齐民生短板,群众幸福指数在精准施策中持续攀升。民生领域资金投入达13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21%。实施城东区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建成养老场所34个,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等34个。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城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我们始终坚持把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完成268项民生实事,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郑重兑现了对全区各族群众的庄严承诺!

  “城东区作为省会西宁的东大门,发展空间、经济腹地十分广阔。”薛翔青说,接下来,我们将把握大势,面对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大战略主动融入、谋求融合、强化融通,锚定大愿景一张蓝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争当“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排头兵,奋力谱写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东区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完)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