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东区: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城区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21日电(记者 张添福)西宁市城东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1日开幕。

城东区代区长薛翔青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22年,城东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坚持统筹推进、建管并重,城区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在夯实生态本底方面,薛翔青表示,城东区绿色屏障更加坚实,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完成森林抚育和质量精准提升2.4万亩,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彩化,114万余株花草绿植扮靓城区街景,实施湟乐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

同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扎实推进“西宁蓝”建设行动,围绕“抑尘、治企、控煤”三项重点工作,强化运用无人机等新型监管手段,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504.5万元推动清洁能源改造,完成“煤改气”、低氮锅炉改造202蒸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实现逐年稳步提升。
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协调解决湟水河景观台管涌除险拆除等3件历史遗留问题。落实专项资金1.1亿元,大力实施湟水河支流曹家沟缓冲带保护修复等一批生态治理项目。扎实开展“清河整治”专项行动,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6个,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Ш类以上,河湖面貌初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治理目标。

生态安全不断筑牢。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东胜谦信化工铬污染地块等治理与修复工作。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专项行动,对15家辖区重点单位开展排查整治,坚决杜绝危险废物污染风险隐患。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及信访举报整改任务。
在城区功能品质方面,薛翔青说,城东区城市更新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两轮城市更新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签约资金达25亿元。投资1.6亿元实施29个老旧小区7167套综合整治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完成26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南小街、滨河路片区支路雨污水提质增效项目建成通车,德令哈路雨污分流项目和北小街片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建国大街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更新地下管网4.9公里,城区综合承载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道路交通不断完善。湟中路下穿通道、共和路大修等6条道路项目建成通车,城区新建改建道路总长约5.1公里、面积12.4万平方米。新增4处公共临时停车场265个泊位,完成130个泊位电子化改造,6处“5G”换电柜投入使用,群众出行更便捷,城市“经络”更通畅。
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全面开展城乡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整治经营性自建房4.8万平方米。开展城市地下安全整治行动,雷达探测21条重点道路49万平方米,应急排险各类安全隐患44处。健全“叫应”“叫醒”机制,实现应急指挥体系信息化平台气象数据共享,有效快速应对多轮强降雨,整治防汛隐患80余处,超长汛期内未发生伤亡事故。
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全过程参与高原“洁净”城市建设,投资1.1亿元启动曹家沟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强化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紧扣“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工作要求,开展“清洁家园”和城市空间立面净化专项行动,整治城市“视觉污染”5500余米,清理整改户外广告标牌34处,营造了良好的城区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