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西区“五抓五提升”促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青海新闻12月22日电(城西宣 李隽)今年以来,西宁市城西区卫生健康局“五抓五提升”以想干、敢干、会干的实际行动,走在前、作表率,筑牢筑实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城西区卫生健康局抓党建引领,提升发展领导力。开展“医心向党·守护健康”1+8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将党的领导融入医疗机构治理全过程,实现“党建强”保障“业务强”。在彭家寨卫生院打造“药语廉心”廉洁文化阵地,为青大附院等6家医疗机构授予“平安医院”称号。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评选25名“最美护士”、15名“西区好医生”。荣获西宁市三八红旗集体;西宁市巾帼文明岗称号;2人分别获得青海省“最美医务工作者”“西宁好人”称号。
同时,抓综合医改,增强发展源动力。建成运行文汇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家寨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能力提升项目。挂牌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区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先锋续航 共享医疗”党建联盟和区域医联体,在丰富中医、体检、康复三大专科联盟内涵建设基础上,成立了城西眼科联盟。制定《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办法(试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开展院(站)长走流程活动,优化就诊流程,落实便民举措14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
该局抓医疗服务,增强发展竞争力。制定《城西区关于推进家庭医生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将优化家庭医生服务纳入区级自主改革项目,将78个家庭医生团队融入146个网格,在373个小区张贴家庭医生公示牌908块,在阳光华府设立“家医驿站”,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达95%以上。增设“大美经典 虎台论坛”,在彭家寨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适宜技术实践基地,开设全市首家居民小区内中医馆,举办了首届中医养生节。
围绕“一中心一特色”发展目标,城西区在各基层医疗机构分别打造康复、中医药、心理、家庭医生、尘肺病康复特色服务。充分调动二、三级医院高水平医师参与基层名医工作室建设积极性,建成名医工作室2个,引进消化、儿科、皮肤病等业务6项。
同时,抓疾病预防,增强发展促进力。挂牌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卫生监督所。成立了传染病防控应急小分队,设立了应急储备室,提升现场处置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在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疾控专业人员指导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防控等工作83次,逐步形成“疾病预防+精准治疗+健康促进”三位一体的医防融合发展新模式。
城西区卫生健康局抓健康西区,提升发展基本力。制定了《城西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实施方案》,创建26家市级卫生单位、20个病媒生物防制示范小区、28家无烟单位、1个健康促进村、2个健康促进社区、15户健康促进家庭、1条爱国卫生示范街(唐道)。率先在商场、学校、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了12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3.8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