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青海油田架起“连心桥” 打通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5年03月26日 09:1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5日电(杨蕊)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艾斯力金村村支书带着村民的嘱托,将印有“情系百姓暖人心 精准帮扶办实事”字样的锦旗送到青海油田,并对油田长期以来的倾情帮扶和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近年来,青海油田按照集团公司部署安排,结合青甘两省各级党委政府需求,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各项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社会公益事业作出高原石油铁军应有的贡献。

  产业帮扶 栽下致富“摇钱树”

2023年5月16日甘肃敦煌市组织接受青海油田捐赠仪式,市长朱建军(左四)出席讲话。青海油田供图
2023年5月16日甘肃敦煌市组织接受青海油田捐赠仪式,市长朱建军(左四)出席讲话。青海油田供图

  走进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黄牛养殖基地门口,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牛叫声,涌动着这里产业致富的奔头和活力。

  这座黄牛养殖发展基地是青海油田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捐赠帮扶资金260万元建设起来的。它将当地优质的黄牛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不仅解决了当地散养户的就业问题,还开启了建设新农村、持续发展生态养殖的大门。

  多年来,青海油田公司党委立足村情,“量体裁衣”制定帮扶计划。为改善各地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条件,油田充分与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结合,改建格尔木市大格勒乡查那村、敦煌市七里镇铁家堡村灌溉渠桥,捐建敦煌市瑞月“口袋”公园等项目,一条条乡村道路成为村民的“平安路”,一座座桥梁架起了村民与油田的“连心桥”。

  驻村帮扶 铺好富民“康庄路”

2024年12月13日青海茫崖举行接受青海油田棉服捐赠仪式。青海油田供图
2024年12月13日青海茫崖举行接受青海油田棉服捐赠仪式。青海油田供图

  在一场夜雨的洗刷下,青海省都兰县西河滩下村的清晨碧空万里,一排排光伏板闪耀光芒。

  近两年,这个村利用青海油田的帮扶资金160万元,建成两期分布式光伏电站。电站使用寿命25年,预计为村集体经济累计创收400万元,将头顶的阳光收进村民的钱袋子,为村民打造“阳光存折”。

  在这里,每年48万度的绿电正源源不断为该村发展注入新能量,形成了当地集体经济持续创收的稳定光伏产业链,也让116户村民在减少用电支出的同时,拥有了第一本“阳光存折”。这是青海油田在这个村派驻3任、7名驻村干部,带领村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眼成绩单。

  油田驻村干部用智慧和实举帮助村民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规范村党支部会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助力艾斯力金村打造国道经济、“积分超市”数字建设;免费为西河滩下村提供技能培训,学成后吸纳就业;守牢防返贫监测红线,坚持日常走访解民忧、扶民困。

  一届届驻村干部接力帮扶,不变的是一腔责任、两肩责任,是央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的为民情怀。

  消费帮扶 打造增收“聚宝盆”

2024年11月6日青海油田纪委书记赵遂亭深入油田驻村干部所在青海都兰西河滩下村脱贫户家中走访慰问。青海油田供图
2024年11月6日青海油田纪委书记赵遂亭深入油田驻村干部所在青海都兰西河滩下村脱贫户家中走访慰问。青海油田供图

  为帮助脱贫地区实现持续发展,切实推进乡村振兴,青海油田持续按照“四不摘、两不变”工作要求,结合集团公司下达任务要求,每年组织开展“新春行动”“赋能行动”等消费帮扶,并落实集团公司产品目录推荐等阶段性工作,帮助销售脱贫地区的农产品153个品类。

  节假日期间,青海的牛羊肉、新疆的干果、陕西的杂粮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经油田各单位工会实施采购,从脱贫地区农户的田间地头,走进了员工食堂的橱窗,走上了油田家属的餐桌,实现了脱贫地区发展与油田需求的充分结合。

  青海油田致力于“青货出青”战略,大力支持本地特色产品。通过就近采购、推荐目录的方式,让枸杞、藜麦、酸奶、牛羊肉等高原特色的农产品走出高原、走向全国,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着高原油田的智慧与力量。

  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带来真帮实扶、真功实效。近五年来,油田对外捐赠3000多万元。2024年,用于青海省海东市抗震救灾捐赠378.36万元,连续多年捐赠御寒棉服,以坚实的央企社会担当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青海油田助力乡村振兴和定点帮扶的成绩单上,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饱含着高原石油人的爱心与责任,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送政策、送产业、送服务,在‘精’和‘准’上出实招,把宝石花的温暖真正送到地方群众的心坎上!”青海油田王楠满怀深情地说道。(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