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祁连山下“借牧”忙 农业银行跨省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水”

2025年07月24日 17:29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23日电 题:祁连山下“借牧”忙 农业银行跨省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水”

  作者 李隽

  高原盛夏,一幅幅“祁连山下好牧场”的美景跃然眼前。

  虽已过了祁连山腹地“异地借牧”的季节,大部分牛羊都已回到了“家乡”——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但祁连县八宝镇下庄村牧民马英还在一山之隔的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下花园村守着320头牦牛。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这些年我们每年冬天都到甘肃民乐借牧,今年1200只羊6月份已经运回祁连了,剩下这些牛我还是想着在这边养,这边饲料便宜、气候好,牦牛贴膘容易些。”马英介绍,刚开始他家并没有这么多牛羊,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才逐渐扩大了规模。

  “异地借牧”是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门源县各乡镇牧民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等地合作,借助玉米秸秆地放牧越冬的特殊畜牧方式,两地充分利用甘肃省民乐县玉米秸秆地承包费用低、秸秆成分营养高的优势,引导牧户每年10月至来年3月租赁秸秆地借牧,以租赁放牧的方式,实现跨区资源互补、草畜联动。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从2021年开始我就靠贷款经营发展,这两年听大家说农业银行的贷款利息低、服务好,我也好好研究了一番,今年我从农业银行申请了100万元贷款,两年下来光利息就能比以前少一半,还能享受国家的贷款贴息,总共下来能少10万左右。”马英在算账的同时笑意盈盈。

  期间,中国农业银行海北祁连县支行(以下简称“农行祁连县支行”)客户经理马富军和同事风尘仆仆地来到马英租赁的牧场:“阿吾(大哥),款收到了吧,最近怎么样还有啥需求?对我们的服务有啥意见建议呀?”马富军一下车就拉着马英进了牛棚,了解马英在民乐的生产经营情况。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图为农行祁连县支行工作人员赴“借牧”牧户所在地了解情况。张忠苹 摄

  近年来,农行祁连县支行紧跟地方产业需求,以专业化、普惠化的金融服务为依托,为“异地借牧”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2018年以来,针对“异地借牧”牧民租赁草场、运输牲畜、购置饲料等资金需求,推出“惠农e贷”专项产品,通过简化流程、利率优惠、灵活采用“政府增信+活畜抵押”等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为牧户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最早是2018年,我们为12户借牧户发放贷款144万元; 2019年为29户发放贷款386万元;2023年为128户发放贷款1965万元。”马富军介绍,截至2024年末,农行祁连县支行累计发放贷款突破8000万元,惠及牧民200余户,单户最高授信200万元,有效盘活了牧业生产周转。

  离开马英租赁的牧场,驱车近1小时,记者跟随马富军来到了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杨家闸村的五义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正招呼工人给西门塔尔牛清理棚圈。

  “他是这里的养殖大户,在我们行贷了三年期中期流动资金贷款600万,这次我们顺道也来看看他。”马富军介绍,合作社的600万贷款是一次性放款,按年分期还款,所以要定期来看看他们的养殖经营状况。

  据介绍,为解决牧区地广人稀、服务半径大的难题,农行祁连县支行依托“惠农通”服务点以及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将服务延伸至每个牧民家中。

  “牧民也可通过手机银行实现贷款申请、还款、转账、缴费等全流程业务。贷款审批、发放流程线上化程度不断提高,显著缩短了牧民等待时间。”马富军说。

  据青海省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海北州牛羊到张掖市“异地借牧”牲畜为24.98万头只,其中祁连县17.29万头,门源县7.69万头,主要“借入地”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肃南县、山丹县。

  更好服务乡村农牧户,农行海北分行以“惠农e贷”“富民贷”“乡旅贷”“粮农贷”“商户贷”等惠农产品为依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以灵活的期限结构与“三区三州”地区优惠利率,精准对接三农业务生产全周期资金需求。持续下沉金融服务网络,保证乡镇服务100%全覆盖。自2021年以来,该行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9.3亿元,惠及农牧户1.52万人次。(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