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青海油田首个钙钛矿组件组网微电网成功落地

2025年09月13日 17:4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12日电(温彦博 剡炜)近日,青海油田首个钙钛矿组件组网微电网在采气二厂仙东8井成功落地。该零碳示范项目光伏总装机容量达101.8kWp,标志着青海油田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又一技术突破。

  “这种零碳供能新模式不仅是一次技术尝试,更是油田探索钙钛矿光伏电池应用的重要一步。”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剡炜在项目投运现场介绍。目前,该项目集成单晶硅光伏组件72块,装机容量为51.4kW;钙钛矿光伏组件480块,装机容量为50.4kW。同时,该项目还搭配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与柴油发电设备,构建的光储柴直流微电网能够高效利用高原光照资源,为偏远井场能源供应提供了新方案。

  作为油田首个微电网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其技术优势成为项目核心亮点。“这款组件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实验室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7.32%,弱光响应速度比传统单晶硅组件快3倍,光谱吸收范围更广。”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智慧能源研发部技术人员彭翼、唐殷解释道。高原清晨、傍晚及阴雨天中的弱光环境,会导致传统单晶硅组件发电量骤降,难以支撑抽油机24小时运行,而钙钛矿组件能有效填补这一空白,解决了冬季极端天气场景中,储能余量有限、弱光等不利条件下全天候持续供电的难题。

  “单晶硅组件负责强光时段高效发电,钙钛矿组件负责补全弱光时段产能,再加上储能系统存储白天富裕电力,三种能源通过智能控制设备无缝切换,彻底解决了能源‘时空错配’问题。”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西宁新能源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梦龙解释道。这种“互补协同”模式,让光伏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抽油机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项目投运后,井场能源供应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白天靠光伏、夜间用储能,柴油发电机只做应急备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 90%,井场运行更环保也更经济。”油田采气二厂设备基建中心负责人梅雪峰算了一笔账,按系统25年使用寿命测算,年均发电量可达18.09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柴油消耗36吨、减排二氧化碳113.22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