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乐都区:智慧育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27日电(严静怡 李隽)今年,海东市乐都区高原冷凉蔬菜育苗中心向18个行政村供应320万株蔬菜种苗。通过工厂化育苗结合政府补贴等创新举措,乐都区不仅提升了蔬菜种植的标准化与集约化水平,还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春风轻拂,海东市乐都区的田间绿意盎然,蔬菜幼苗在暖阳下茁壮成长。这些充满生机的种苗,均来自乐都区高原冷凉蔬菜育苗中心,它们承载着农户丰收的期望,也是乐都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见证。
乐都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2000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传统农户自育苗面临出苗率低、苗情弱等难题。2023年,高原冷凉蔬菜育苗中心建成,引入自动化播种机、智能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现代化设施,精准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实现蔬菜种苗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育苗中心技术负责人周兴华介绍:“工厂化培育的种苗根系发达,选用抗寒性强、适应性佳的优质品种,搭配科学基质与营养液,苗龄缩短15 - 20天,成苗率稳定在95%以上。”以辣椒苗为例,中心采用“穴盘育苗”技术,配合微生物菌剂调控土壤环境,苗龄缩短至40天左右,各项指标均达优质壮苗标准。目前,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500万株,涵盖10余个高原适生品种,充分满足当地种植需求。
寿乐镇薛青村种植户王荣尝试种植了2亩育苗中心提供的辣椒苗,他感慨道:“往年自己育苗,有10%-20%的苗子死亡,今年移栽半个月来,几乎没发现缺苗,而且辣椒苗长势比往年整齐得多。”工厂化培育的种苗根系完好、无病虫害,定植后成活率可提高30%以上,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为推动新品种、新技术落地,乐都区创新实施“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农户自筹”三方共担机制。区财政对采购种苗的农户给予每株0.1元补贴,协调企业让利10%,使种苗到户价格较市场价降低25%以上。据测算,该政策每亩蔬菜种植成本可减少300至500元,缓解了农户资金压力。
寿乐镇薛青村种植户阿炳甲高兴地说:“这苗子真是‘捡到宝’了!以前一棵苗子至少两毛五,补贴后一毛五就能买到,还都是粗壮的好苗子,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以前买苗子怕买到假的,现在统一采购,质量有保障,省钱又省心。”补贴政策不仅减轻农户负担,还推动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向高效多元转变。
乐都区围绕育苗中心构建“供苗—培训—回收”全链条服务体系。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开展移栽定植、病虫害防治等实操培训;引导育苗中心与本地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形成“统一供苗、统一收购”产销模式,消除农户后顾之忧。
寿乐镇陈家堡村村民张秀莲便是受益者之一。去年,她种植的3亩辣椒由育苗中心供苗,并通过订单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6元的价格销往西宁超市,总收入达5.4万元。她表示:“从选苗到卖菜都有保障,咱种植户心里踏实!”
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杰表示:“高原冷凉蔬菜育苗中心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乐都区将扩大中心产能至年产2000万株,探索“数字育苗”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升育苗效率和质量。同时,计划联合科研机构选育耐寒、抗旱特色品种,打造“乐都冷凉蔬菜”区域品牌,推动产业向绿色、高端迈进。(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