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大棚结“金瓜”乡村振兴添动力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7日电(王桂萍 巴美娜 李隽)夏日的海东市乐都区,热浪涌动,而高庙镇新盛村的大棚种植基地里,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乐都区聚焦乡村振兴,紧盯群众就业增收需求,马厂乡的大棚种植便是其中的生动实践。
连片的拱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棚内藤蔓缠绕间,绿油油的瓜苗舒展着枝叶,几位村民正忙着拉枝、管护,指尖的动作里满是对丰收的期盼。
“咱这把年纪,出去打工没优势,现在在家门口当‘棚主’,13个大棚就是我的‘聚宝盆’!”42岁的吴祥才穿梭在棚间,轻抚着长势喜人的西瓜藤蔓,脸上的笑容映着枝叶的绿意,格外真切。
据了解,马厂乡在通过家政劳务公司、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带动零技能人口就业的同时,发现部分劳动力仍眷恋土地,有从事农业生产或返乡创业的意愿。为此,乡党委政府主动牵线,联合农业企业盘活新盛村富余的土地与大棚资源,鼓励当地3名有种植基础的村民异地租赁23个拱棚,让闲置资源变成了“生财之道”。
“政府帮我们搭台,企业给我们助力,这日子才有奔头。”村民乔志先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他租赁的9个大棚里,瓜苗已爬满支架,“企业不仅把第一年租金降了20%,还派技术员定期来指导,浇水、打杈、施肥、防病,每一步都讲得明明白白。农药化肥也是统一供应,质量放心、价格公道,最关键的是销路不用愁,企业有固定渠道兜底收购,价格还保准,咱只管安心种好瓜。”
农业企业负责人单文兴介绍,除了租金优惠和技术指导,企业还精选高产甜美的西瓜品种,确保九月底上市时能卖出好价钱。“我们就是要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跟着我们一起挣钱。”
从闲置大棚到“致富棚”,从村民观望到主动参与,乐都区马厂乡的大棚产业不仅让土地焕发新活力,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捧起了“金饭碗”。这背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模式的有效运转,也是乐都区持续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的缩影。(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