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格尔木唐古拉山镇:绘就文旅“多彩”新名片

2023年06月03日 16:54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6月3日电(格宣)今年以来,格尔木唐古拉山镇紧紧围绕“生态+”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多点开花、多产业融合的全域发展格局,做好做活“生态+”的山水文章,创建唐古拉山镇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文旅产业新名片,提高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化发展布局,赋能发展“新动力”

  当地坚持保护优先,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受省内外游客欢迎的生态旅游品牌。积极争取将“长江源头生态旅游驿站”全面融入“大美青海”的宣传体系中,打造“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的品牌。唐古拉山镇依托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坚持走精品化、示范化、多元化的发展之路,通过用“两条腿”走路,分别打造沱沱河镇区的旅游线路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江源村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集高原民族文旅融合、民族文化休闲体验、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旅游发展布局。全新架构“长江源头”旅游营销策略,充分发挥“格尔木文化旅游节”龙头带动作用,创新探索策划、参与、举办一系列赛马会、美食节、篝火晚会、锅庄大赛等文化活动。

  涵养绿水青山,绘就乡村“新风貌”

  唐古拉山镇先后整合财政、社会等多方资本,投入约1200万元,重点围绕沱沱河镇区生态旅游驿站的打造和长江源村的乡村旅游这两个点,不断加强文旅基础设施的提升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先后实施长江源村停车场、道路绿化美化提升等项目,拟于近期开发建设“六子湖”周边的配套文旅设施。

  沱沱河镇区要做好“山水”文章,以万山之祖——昆仑山和母亲河——长江为切入口,发挥青海进藏要塞、昆仑文化、长江文化、民族特色的优势,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突出长江文化、长江源生态文化、自然风光和藏族特色文化,重点打造长江源生态旅游驿站,拟开发建设长江源生态文化公园、长江文化纪念碑和博物馆、沱沱河生态园以及通天河野生动物观测台和通天河西游记景观摄影基地、班德湖斑头雁观测台、杰比湖野生动物观测台等。深入推进“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新发展业态,通过举办唐古拉山镇赛马会、“六五”世界环境日、高原野生动物保护等活动,积极培育和打造唐古拉山镇沱沱河镇区生态旅游驿站品牌,补齐沱沱河镇区旅游发展短板。

  在长江源村,围绕市文旅局打造的“六子湖”景区,开发相关配套文旅产业。通过长江源村美食街、民俗馆、野奢帐篷营地、盐雕广场、下沉广场等配套文旅产业的打造,推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江源村的文旅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深化文旅融合,鼓起致富“钱袋子”

  唐古拉山镇创新“企业+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模式,动员各村村集体出资成立相关合作社等,整合土地、人力、资金等,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依托村级合作社,搭建产业发展互动平台,引进加盟商进驻长江源村美食街,将唐古拉牦牛、唐古拉藏羊、藏族美食、藏族锅庄舞、藏式手工艺品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目前,长江源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作为有效经营性资源开展文旅开发建设,推动野奢帐篷营地、彩虹滑道、下沉文化广场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通过举办篝火晚会、锅庄大赛、美食节等吸引游客,参与藏式体验,增加旅游收入。

  下一步,唐古拉山镇将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道路交通体系的基础上,依托片区现有的藏式民宿、藏家餐饮、民俗表演等业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全面升级“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体系,激发乡村旅游经济新活力,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目标,开辟乡村旅游样板新路径。(完)

编辑: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