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兴海: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18日电(祁绣娟)海南州兴海县自“全民共建·清洁兴海”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相关工作。其间,通过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社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转变。
截至目前,兴海县5643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动2.7万名群众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党员+社区+网格员”管理模式,共清理各类垃圾2.3万吨,实现了基层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常态长效、同题共答。
据悉,2025年,兴海县为纵深推进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发展,县委牵头抓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制定印发《“全民共建·清洁兴海”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方案》。全县形成了上下齐心、综合发力的良好局面。
县级层面强化统筹,压实全域责任。兴海县建立“县级领导包联乡镇、部门包抓村社”制度,县级领导带头包联重点林区、草场及环境整治难点区域,定期开展督导调研。同时,整合宣传、教育、文旅等部门力量,开展“生态兴海”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新媒体、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环保知识。
乡镇层面细化任务,强化属地管理。该县将辖区划分为城镇、农村牧区、重点区域片区,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片区长,实行“片长负责制”。进一步细化至村组、路段,落实“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确保每个区域、每户人家责任到人。其间,针对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农村牧区杂物堆放等顽疾,组建专项整治小组,加强常态化督导和跟踪问效。
村社区层面聚焦末端,发动群众自治。该县以村民小组、楼栋为单元划分网格,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居)民代表担任网格员,实行“一户一策”包干制。针对农牧户房前屋后杂物堆积、河道垃圾等问题,推广“三清三改”做法,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河道,改水、改厕、改路。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
此外,兴海县还加大治理基础设施投入,截至目前,全县建有7个生活垃圾填埋场、6个垃圾中转站、9个垃圾压缩站。同时,为乡镇配齐配全垃圾清运车等设备。(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