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视频

探访青海唯一哈萨克族村 二十余年人均收入增长35倍

2023年06月06日 15:33
来源:中新网青海

  【解说】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的马海村是2002年经国家民委批准,将新疆返青哈萨克族群众安置在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的一个年轻村落,也是青海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村。

  【解说】搬迁至大柴旦的20余年中,马海村的基础设施、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居民收入等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二十余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0元增加到了15257元,翻了35倍多。

  【同期】大柴旦行委柴旦镇马海村 党支部书记 努尔哈力

  我们刚来的时候84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30元,现在是131户545人,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000元左右,咱们这边的大学生目前毕业了27个,每次考上的大学生各个企业补助3000-5000元的奖金,他们毕业回来后,各个企业还会招工。

  【解说】企业的加入让马海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减小了入学压力,大学生们在外学习、生活看过更广阔的世界后,也还是会选择回到马海村,建设家乡。

  【同期】马海村毕业大学生 乌斯满•拉哈提

  我个人感觉就是企业给大学生的奖金是包含着对我们村上年轻一代的关心,还有对我们村大学生的肯定,也是希望我们村里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因为一直在外面学习打零工打暑假工寒假工之类的,然后毕业后就特别想家就回来了,也想着去在外面学到点东西,想回来改善一下我们村上的生活。

  【解说】在过去20余年马海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哈萨克族刺绣是哈萨克族妇女们增收的途径,一根根彩色的丝线从哈萨克族妇女们的手中穿梭,变成一件件充满民族特色的刺绣产品,不但传承了民族特色,更是增加了生活收入。

  【同期】马海村村民 努尔加依•特甫汗

  这是我们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这是我们的枕头,这是给姑娘专门陪嫁,还有家里装饰,还有专门绣的这个是我们的花毯,也是往外卖的,这是姑娘陪嫁还有平时我们炕上(铺的),因为我们哈萨克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我们的炕上全是我们自己手工绣的绣毯,我们这个(手工艺品)是本村销售,还有往外卖,阿克塞是哈萨克族自治县,往外(阿克塞)卖,他们有需要的会过来到本村购买,我们这个一年也能赚到3-4万块钱。

  【解说】马海村的脱贫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青海省42个贫因县、1622 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在2022年年底,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3万元以上,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期】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高玉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淮脱贫,历时8年持续奋斗,全省42个贫因县、1622 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与全国同步迈上全面小康社会。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我们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街接,总体来看,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底(2022 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同比增长9.5%。

  记者 赵凛松 祁妙 青海大柴旦报道

编辑: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