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劳动关系协调师张鑫源:以专业与温度织就劳资和谐之网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11日电 题:“90后”劳动关系协调师张鑫源:以专业与温度织就劳资和谐之网
作者 青仁轩
近日,在青海省首届劳动关系协调师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90后”青年张鑫源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斩获金牌。这位从车间一线成长起来的省级技术能手,常将“调解并非简单地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寻找劳资双方的最大公约数”挂在嘴边,如今正全力备战国家首届劳动关系协调师大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劳动关系协调师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中复神鹰碳纤维生产车间,29岁的平均员工年龄让这里充满年轻活力,却也给劳动关系调解带来新挑战。传统“说教式”调解在年轻群体中屡屡碰壁,张鑫源敏锐地意识到“年轻人的事情,要用年轻人的方式处理”。他跳出办公室局限,将调解场景延伸到食堂、宿舍、篮球场,独创“非正式场合倾听+可视化工具解析”工作法。面对情绪激动的员工,他不机械搬用法条,而是先以故事梳理事情脉络,再耐心解读政策制度,让调解既有专业深度,又含人性温度。
经过不断实践,张鑫源总结出针对年轻员工矛盾化解的“黄金法则”:“情绪疏导在前,制度解读在中,成长激励在后”。这套方法不仅有效化解了大量纠纷,还作为典型案例在企业内部推广,推动企业员工满意度提升18%。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这是张鑫源备战省级大赛时的信念。
白天,他扎根一线处理各类劳资纠纷;夜晚,他挑灯研读《劳动争议调解案例精析》等专业书籍,不断夯实理论基础。针对自己“调解时说话太直”的问题,他拿着历年比赛案例反复模拟演练——面对“员工嫌社保缴费基数低”的诉求,他琢磨如何既讲清政策,又不让工友感到被敷衍。正是这份“实打实”的努力,让他在省赛中顶住压力,将车间里练就的本领完美展现,最终摘得金牌。
载誉归来的张鑫源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深刻领悟到“化解一个矛盾,不如预防一类问题”。他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三早”机制,通过设置匿名信箱、电子邮箱、OA平台等渠道,定期收集员工诉求并每周归类分析;开发《纠纷风险预警表》,从离职率、加班时长等维度量化风险;牵头成立“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培养9名基层调解员,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筑牢防线。
从车间调解员到省级金牌得主,再到国家大赛候选人,张鑫源的成长轨迹清晰地证明:优秀的劳动关系协调师,既要手握法律的“标尺”,坚守严谨底线,也要怀揣服务的“真心”,成为职工的贴心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专业立身、情怀驻心”的鲜活模样,也看到了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