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社会

智慧清洁供暖让青海高原冬日更宜居

2025年11月14日 17:15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4日电 题:智慧清洁供暖让青海高原冬日更宜居

  作者 马茜 孙睿

  初冬的高原,窗外是凛冽的寒风,室内温度计显示23摄氏度。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惠和小区居民蒋海青的家中,智慧清洁供暖正悄然改变着高原冬季传统的生活方式。

图为无人机航拍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马茜 供图
图为无人机航拍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马茜 供图

  “以前取暖温度不稳,现在这‘绿电’供得暖,家里恒温又干净。”蒋海青的感受,源于中国大唐在此建成的第三个清洁供暖项目——中国大唐建设投运在青藏高原整县域供热面积最大的清洁电力供暖项目。

  “简单来说,我们的项目就是为高原量身打造了一套‘绿色能源搬运系统’。”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负责人王辉说,“这里风大、日照强,我们通过海西州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特别是配套建成的25万千瓦光伏电站与在建的55万千瓦风电项目,把这风光资源变成绿电。然后利用大规模空气源热泵和‘多能互补+蓄热’技术,高效转化为送入千家万户的热能。”

  跟随王辉的指引和讲解,一条完整的“风光-电-热”零碳转化链条在眼前徐徐展开。整个过程无需燃烧煤炭,没有废气排放,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零碳、零污染。这不仅是一次扎实的“双碳”实践,更探索出了一条在高寒地区行之有效的清洁供暖新路径。

  数据显示,该项目全年可节约标煤约14万吨,相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020吨。

  都兰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和平说,“这不仅是供暖方式的变革,更是我们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质性举措。它成功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

  距离都兰县400公里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中国大唐在青藏高原首个清洁供暖项目——大唐兴海清洁供暖项目在今年迎来了第三个供暖季。

  走进兴海项目的集中控制室,一面巨大的屏幕上数据实时跃动,这便是整个供热系统的“智慧大脑”。“我们率先在这里建设实施了智慧控制系统,它能精准平衡供热需求,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并且高效经济运行。”该项目负责人缪培合介绍。

  这套智慧系统,在随后都兰项目中实现了全面升级——通过“源-网-站-户-管-服-费”全链条的智慧供热管控平台,进一步实现了源、网、荷的精准匹配和智能调控,能够实时优化策略,在稳定室温的同时,极大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智慧化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室温,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经过数年运行,智慧系统的“降本增效”能力在兴海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据统计,兴海项目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超过328万元,并为地方政府减轻了约2000万元的燃煤供暖补贴负担,真正实现了民生保障与财政减负的双赢。

  从海南州兴海县播下第一颗“开拓示范”的种子,到同年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持续优化”的茁壮成长,再到如今都兰县“规模应用”的硕果盈枝——中国大唐用三年时间,在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青藏高原,完成了一场温暖与绿色的跨越。

  这条不断延伸的绿色足迹,已为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区域送去稳定清洁的暖流,让6万余户高原各族群众的家中更温暖,空气更清新,冬天不再难熬。

  “从兴海到都兰,变化的不仅是供热面积和数据,更是我们心里那份越来越足的底气。”大唐青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高原经验’,让我们更有信心将这份绿色温暖送往高原的更多角落。”(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