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湟中:非粮化地块迎“新生” 马铃薯亩产破万斤
2025年10月23日 17:11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23日电(俞惠珍 范晓英)10月22日,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扎麻隆村满盛种养殖合作社的“非粮化”整治地块马铃薯种植田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场实测显示,该地块马铃薯最高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这标志着湟中区“非粮化” 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新路径。
田间地头,一颗颗光滑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铺满田垄,工人们及时捡拾,合作社负责人张生海正在对已经打包好的马铃薯包进行称重,难掩丰收的喜悦。
湟中满盛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生海说:“这一片马铃薯地总共是300亩,之前种的是松树,种了十几年,去年挖了松树今年种了马铃薯,通过农技推广中心的水肥一体化和良种,今年亩产破万(斤),我也很高兴。”
为让复耕地块实现“高产高效”,湟中区搭建“农技专家+合作社+农户”的技术支撑体系,重点推广马铃薯高产集成技术,同步开展新品种对比试验,为后续品种更新换代积累数据支撑。
湟中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韩延梅说:“2025年我们在多巴镇扎麻隆村耕地‘非粮化’整治地块种植马铃薯300亩,集成应用北斗导航、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绿色防控等技术,根据今天的测产情况,亩产破万斤,较常规种植增产20%以上。”
近年来,湟中区以守护粮食安全为核心,由“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管控”过渡,积极探索完善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地块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整改措施;同时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充分调动群众复耕积极性。2025年,在多巴镇和李家山镇已建立5000亩的耕地“非粮化”整治地块恢复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