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增速22%!青海西宁C位亮相

2025年10月09日 09:20
来源:西宁晚报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西宁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携程数据显示,青海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5%,增速位列全国第五,而作为“青藏高原门户”的西宁,更是以22%的订单增速成为全省文旅经济的核心引擎。在长达8天的假期中,西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潮玩活动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成功将“过境地”升级为“目的地”,让游客从“匆匆路过”转向“深度停留”。

  文化赋能:沉浸式体验让河湟历史“活”起来

  “在沈那遗址公园,我仿佛穿越回了古羌时代!”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参与了非遗制作活动,她感慨道,“孩子亲手尝试羌族皮雕,比在课本上读十遍历史印象更深刻。”这个假期,西宁将河湟文化融入可触可感的场景中,沈那遗址公园的“古羌守艺人”展示、慕容古寨的复原祭月仪式、塔尔寺景区的“花儿”快闪,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文化脉搏。一位连续三天“泡”在湟中区民俗活动的上海游客王先生表示:“这里不是静态的景点,而是每天都在发生新故事的文化沙龙。”

  城市潮玩:巡游烟花点燃高原夜经济

  “没想到高原城市的夜生活这么丰富!”来自西安的大学生陈晨在北川青唐城激动地拍下烟花视频。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川“不夜城”的巡游表演、主题烟花和NPC互动成为夜游爆点,力盟、唐道等商圈的“仙境漫游记”“小丑狂欢节”巡游则让整座城市变成开放式乐园。城东中惠万达的热带雨林展与音乐节、吾悦广场的篮球赛与亲子跑,更让市民赵先生感叹:“西宁现在‘玩’的层次太丰富了,全家人都能找到乐趣。”

  艺文盛宴:多元演出点西宁亮金秋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西宁的文艺演出与艺术展览层出不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选择。从高雅艺术到地方戏曲,从传统剧目到现代展览,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不仅充实了假日生活,更展现出西宁作为高原文化名城的内涵与魅力。

  10月1日上午,城西区唐道·637的户外交响音乐会如期举行,尽管清晨微雨,仍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聆听。“在高原秋雨中听交响乐,别有一番韵味,”来自北京的音乐爱好者刘先生表示,“这种户外艺术普及活动让高雅艺术更加亲民。”与此同时,大型旅游剧目《天域天堂》在湟中香巴林卡恢复演出,其宏大的叙事和精湛的舞美吸引众多观众。

  此外,各类文化赛事与展览活动也丰富了市民的假期选择。藏文化博物院的特展、各区举办的象棋大赛、锅庄舞比赛等,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在西宁非遗馆举办的非遗成果展,通过实物、影像与互动体验,系统展示了西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许多研学团队的热门打卡点。

  “这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正好满足了游客‘深度体验’的需求,”携程研究院专家分析指出,“西宁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成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这正是其能从‘中转站’转型为‘目的地’的关键所在。”

  从“流量”到“留量”:“深度玩西宁”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

  数据显示,西宁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增至2.2晚,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高星酒店订单增速显著。携程研究院分析认为,西宁凭借“文化+自然+潮玩”的多维吸引力,正从“高原门户”转型为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河湟文化IP与现代旅游的融合,让“深度玩西宁”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张艳艳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