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企业

科技护航“长安荔枝鲜”!新农人如何用上大模型“新农技”?

2025年07月18日 17:41
来源:南方+

  【推广】

  从枝头到舌尖,一口荔枝鲜,荔枝季的尾巴,还能品尝“荔枝顶流”?

  广东东莞樟木头镇壹浩农业总部,400亩荔枝园进入采摘季收尾,与人们常见的鲜红色荔枝不同,此处荔枝果实绿中透红,入口爆浆的同时,在唇齿间散发出一股蜜香和花香。

  如此独特的口感和体验,来自本地特优荔枝品种——观音绿,售价是人们熟悉的“桂味”荔枝的十几倍。

  如何让荔枝从枝头鲜到舌尖?其过程离不开培育过程中精细化管理,“我们种植的面积远远比老一辈荔枝种植面积大,以前一个人种3、4亩,现在我们要种上百亩,如果全靠经验,完全达不到对霜冻、涝渍、病虫害的精准管理,所以一定要靠智慧农业。”壹浩农业总经理蔡建权坦言。

  今年初,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风控专家调研园区,给这位“新农人”带来风险减量“新农技”,依托保险科技与农业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平安打造东莞平安荔枝产业AI智慧防灾减损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果园数据,实现霜冻、涝渍、病虫害等风险的精准预测。

  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进程中,一场融合千年农耕智慧与前沿科技基因的农业革命正在发生,保险风险减量助力果农从“看天吃饭”变“知天而作”,以“科技兴农”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荔枝顶流”带来农业致富路

  7月里每个深夜,壹浩农业的分拣车间灯火通明,农户们争分夺秒挑拣青红相间的“观音绿”荔枝大果,这些每斤售价超80元的“荔枝顶流”,24小时发往全国高端商超和餐厅,不论是近到深圳,还是远到“长安”都能品尝到新鲜荔枝。

  “10天内还有靓货!”连轴冲刺的蔡建权累病住院,仍在病床上用手机发订单。近年来,“莞荔”在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创新上形成优势,随着观音绿、冰荔等一批高端荔枝品种走红网络,不少年轻人投身荔枝产业。蔡建权自称“莞荔新农人”,他经营的壹浩农业拥有800亩荔枝园,其中400亩位于樟木头,是“观音绿”荔枝的原产地,年产量约10万斤。

  东莞现存荔枝种植资源超360份,种植优质荔枝占比超90%。观音绿在这些品类中,仍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是采摘时间长,可以从青果一直采摘到红果,历时1个多月,果实个头持续变大;其次是有两种风味,青果时带有清香和蜜香,一口咬下去爆浆,且99%是小籽,而到红果时又转变为花香味,清甜爽脆。

  种业升级进一步带来产业升级与农户增收。据了解,今年观音绿价格,可达桂味的十几倍,公司合作社的果农每年每户增收达到6至8万元。

  新农人善用风险减量“新农技”

  东莞荔枝俗称“莞荔”,栽培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清朝初期已形成水上荔枝交易市场。从传统农耕延续到现代农业,变化的是不断涌现的优质品种和口味,不变的是农户们一年的辛苦劳作,与培育过程中的重重风险。

  “我们种植的面积远远比老一辈荔枝种植面积大,以前一个人种3、4亩,现在我们要种上百亩,如果靠劳动力耕作和传统经验预测风险,完全达不到要求”蔡建权告诉记者,霜冻、涝渍、病虫害是荔枝种植中的最大风险。1月至3月是荔枝结花期,此时若遇寒潮霜冻,荔枝无法结花,更别提结果。而进入4月后,大面积降雨或导致荔枝裂果,辛劳一年的成果付诸东流。上百亩山地荔枝园高度差距大,过去依靠人工面临监测难题。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一大批“新农人”大胆拥抱科技“新农技”。蔡建权深知,东莞荔枝大多依山地丘陵而种,只有建立高标准智慧果园,才能打破山地荔枝上述风险困境。今年初,在首次听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风控专家提到“保险风险减量”的理念时,他立刻表示希望试试,不到1个月时间,一大批物联网设备“种”进百亩园区。

  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政农部农业保险室经理刘强说,依托保险科技与农业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平安打造东莞平安荔枝产业智慧防灾减损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果园土壤温湿度、酸碱度及降雨量、风速、光照等气象数据,实时采集果园数据,结合传统荔枝种植经验,形成大数据模型,对霜冻、涝渍、病虫害等风险进行精准预测。

  “知天”,结合平安自研的农灾大模型,以及以物联网设备对种植园不同点位温度的精准监控,遇到连续降雨、寒潮降温等灾害天气可提前触发预警;

  “入地”,对荔枝种植湿度和水分精准监控,可助力农户定向浇灌;而监测土壤酸碱度这一影响果实甜度的关键数据,则可以为农户科学施肥做辅助决策;

  此外,在山顶布局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让农户通过手机控制,就可实现360度无死角喷洒,实现省人工增效能。

  “有了平安减损云平台,我相当于雇了专人24小时在帮我精准监测。比如前段时间广东雨季,还有接下来冬天突然降温,我们就可以提前给荔枝灌溉防旱、覆膜防寒。”蔡建权说。

  从种植到收获,通过集成先进物联网体系、北斗定位、智能灌溉、绿色防控等农机装备与技术,让壹浩农业的荔枝种植产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成本大幅降低,这种智慧化的果园管理实践,正是荔枝产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告别“望天收”,挑起“金扁担”,壹浩农业的智慧种植路是东莞荔枝产业升级的缩影。今年东莞荔枝预计产量约3万吨,全市28个镇街、约16万亩荔枝园“强势出道”。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东莞)更在今年1月被列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接下来,我们将把平安荔枝产业智慧防灾减损平台应用到更多镇街,今年预计将在3个镇应用10套系统,持续助力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强说。

  守一颗果实平安,护千年农业传承

  一颗青红浅绿的荔枝果,沁润了中国人对生活诗意的追求,更凝聚了千年岭南农耕文化的传统与荣耀。我国正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如何用科技力量守护好每一颗果实的平安?保险风险减量书写“科技兴农”新答卷。

  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中指出,“各公司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责任保险以及车险、农险、企财险、家财险、工程险、货运险等各类财产保险业务中,要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

  农业保险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农险风险减量将农业保险和服务深入融合,渗透到农业生产全过程,不仅从注重灾后补偿向注重灾前防御转变,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还进一步助推农业降本增收,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助力保障农民利益、提升农业竞争力和推动农业现代化。

  科技正改变农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转变为依托农业科学、人工智能与机械技术的现代化生产。在平安产险的实践中,其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3S、大数据、云计算与AI等前沿技术,全面重塑农险产品、流程、模式与服务,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平安产险打造的面向农户的“爱农宝App”,可以实现农户线上自助投保、智能验标、线上报案和智能闪赔,为农户带来快捷的农业气象预报、病虫害识别防治、农技专家咨询、农产品价格行情等服务,让农户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同时,平安还打造了农险智能闪赔模式并构建农险双精准模式。通过高清卫星影像与AI建立精准数字地图,掌握地块信息,依托“一图一表一系统一平台”四位一体科技赋能,实现精准承保与理赔,提升效率质量,保障稳产保供。

  科技赋能也贯穿于平安产业帮扶全链条全流程之中,形成从产前中后的全链条赋能体系,有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在湖南岳阳,平安产险立足水产养殖,为鱼塘免费安装物联网设备解决风控难题,创新开发商业性淡水鱼养殖保险,破解水产痛点,利用保单增信解决融资难问题;在甘肃和政县,则聚焦肉牛构建“智慧养殖+数字乡村+供应链金融”模式。借助物联网,养殖户可实时监测牛只健康精准饲喂。

  从荔枝园到农田再到渔池,平安产险的科技与树木、禾苗、鲜鱼始终同频“呼吸”,当数据流“滋养”每一方土地,一场融合千年农耕智慧与前沿科技基因的农业革命正在发生。保险正以科技之力推动种业升级、助力现代种植、推动农旅融合,为南粤新农人保驾护航,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坚实“保险力量”。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