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青海|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万千气象看西北:税收赋能“丝绸之路绿电走廊” 助推国家双碳战略发展

2024年05月24日 16:4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推广】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五省(区)对能源合作有着共同的区位优势和发展需求。近年来,五省(区)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围绕服务“打造丝绸之路绿电走廊”做好文章,认真落实支持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推动西北五省(区)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税收智慧和力量。

  看陕西:精心护航 税惠助力绿能企业“乘风破浪”

  税收护航 爆款“光伏”畅销海外

  近日,陕西省发布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陕西省“新三样”出口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6.5%。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地处中国内陆的陕西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扩大开放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搭乘中欧班列,开启西行之路。

  4月21日,随着一声清脆的火车鸣笛,西安—中亚专列“长安号”启动发车,装载着隆基绿能20MW光伏组件的专列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驶向乌兹别克斯坦。

  隆基绿能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业务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太阳能科技公司。2023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元,硅片年产能将达到190GW,电池年产能达到110GW,组件年产能达到130GW,出口总额突破500亿元,连续多年成为陕西一般贸易类型出口排名第一的企业。

陕西税务部门干部在隆基绿能“走出去”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减税降费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陕西税务部门干部在隆基绿能“走出去”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减税降费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在隆基绿能“走出去”过程中,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税务部门对企业报关金额进行实时监测,对于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突增的需求,紧急协调6000多万元退税,帮助公司渡过资金难关。”隆基绿能财务总监钱荣伟表示,国家税务总局西安航天基地税务局针对企业发展中主要面临的海外业务涉税问题多次上门走访问需,及时提出税务风险建议。同时,为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超7.98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光伏企业走出去“开疆拓土”,陕西省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发展中主要面临的海外业务涉税问题“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同时,开通专属绿色通道,以“税收服务新航线”出口退税服务工作为载体,形成出口退税高效快审制度。据了解,目前全省税务部门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

  税收赋能 助力企业“追光”前行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年均光照2740小时,辐射强度高,光伏资源得天独厚,是“西北前列、陕西第一”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县。近年来,定边县紧紧牵住绿色发展这个“牛鼻子”,依托丰富的风、光能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国家税务总局定边县税务局主动作为,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赋能添力,助力绿色“风光”产业发展。

华能定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发电场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华能定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发电场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走进华能定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场,风力发电机组遍布山间。在风轮的持续转动下,电能源源不断传输,给黄土高坡送来了绿色动能。

  华能定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风力、太阳能发电建设与经营为主的新能源企业。十多年来,该公司累计上网电量达68.17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218万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679.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45万吨。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享受税费优惠5.27亿元,这些资金活水为我们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华能定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常亚红介绍,“税务管家”团队在税收政策辅导、企业重点项目申报实施、纳税风险提醒等方面,给予企业及时、耐心、细致的服务,帮助企业充分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等。

陕西税务部门干部围绕光伏产业涉税需求,“上门辅导”税惠政策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陕西税务部门干部围绕光伏产业涉税需求,“上门辅导”税惠政策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

  针对产业集群式发展,陕西省税务部门围绕光伏产业从签约、建设到投产的各环节的政策需求,筛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留抵退税、出口退税等14类税收优惠政策,编制光伏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指南,做好涉税办理流程辅导,助力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看甘肃:与光同行 税惠助力绿能企业“熠熠生辉”

  在“双碳”机遇下,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速崛起。目前,甘肃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61.3%、居全国第2位,绿电外送至22个省份。甘肃省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认真落实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打造陇原光伏产业新高地。

甘肃税务部门干部在庄浪光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开展适用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
甘肃税务部门干部在庄浪光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开展适用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

  炎炎夏日,站在绵延如带的梯田畔边放目远眺,横竖成行、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平凉市庄浪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以光伏、光热产业为引擎,打造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分布式光伏可利用总面积达到10.68万平方米。庄浪县税务部门紧扣地方新能源开发布局,以“税力量”助推新能源产业聚链成势、向“新”而进。

  庄浪光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保庆在收到税务人员送来的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册时表示:“近两年,企业累计获得留抵退税优惠583万元,还能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现金流更加充裕,发展信心更足了。”税务干部在光伏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宣讲税费优惠政策,针对性解答涉税疑问,完善“银税互动”工作机制,帮助解决融资难题,助推光伏产业健康成长、绽放“光芒”。

  看青海:风起云涌 税惠助力绿能企业“高飞远翔”

  2024年4月9日,青海省首个独立储能项目在湟源县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4.2亿,占地33亩,建成后将通过变压器升压和控制系统实现电网调度和储能能量管理。在湟源县大华镇巴汉村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各种工程机械穿梭而行,几百名施工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7.6亿元,安装功率49mw风力机组两组,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达1.07亿度。

青海税务部门干部前往湟源华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讲 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
青海税务部门干部前往湟源华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讲 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

  为全力保障储能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项目投产,国家税务总局湟源县税务局通过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开展精细化服务等,为企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湟源县税务局通过“及时问需+快速响应”“专人顾问+办税直通”“周期辅导+个性定制”等方式助力绿电企业全面享受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企沟通的服务力度,发挥“一站式”服务质效,以“优服务”换来绿色能源的“快发展”,护航企业供应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项目承建方湟源华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何贤松说:“受青海气候环境的影响,风电项目建设周期短,投入大、时间紧,自项目筹建以来,税务部门全程跟进,对我们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帮助我们解决涉税问题,提供税费政策支持,为我们推进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为切实做好省内绿色电力企业的服务管理工作,青海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费管家”服务团队优势,全方位分析绿点企业税费诉求,采取线上辅导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涉税业务全程帮办,对企业反馈的涉税疑难问题和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在优惠政策落实、税费政策解读、社保费申报缴纳中提供“一站式服务”“全过程”精细服务,助力绿电企业在“雨露阳光”中规模化发展。

  看宁夏:日新月异 税惠助力绿能企业“向新而进”

  绿色税费政策引导 民营经济向“绿”转变

  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展厅展柜里的9个玻璃瓶展示了从基础原料——煤、尿素、原盐到商品——发泡剂、水合肼的全过程。

  “水合肼主要用于医药生产,发泡剂类似蒸馒头用的酵母,是一种对皮革、橡胶和塑料等材料进行发泡的添加剂。”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联部负责人杜育红介绍,“目前公司主导产品ADC发泡剂的国内市场份额达80%以上。”

  企业不断发展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杜育红说:“公司循环化生产系统成熟,此前在10年到15年研发过程中,将废水、废气、废渣分步提取,变废为宝,做成产品又卖了出去,每年可为企业创收5亿元至8亿元。”

  循环化产业链的完善,对于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减少了能源消耗,优化了产品结构,保护了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其实,十多年前,该公司因工业污染还被曝光过。

宁夏税务部门干部到企业了解生产发展情况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
宁夏税务部门干部到企业了解生产发展情况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

  “税务部门多次上门给我们讲绿色发展方面的税费政策,帮助我们把‘绿色效益账’算得清楚、算得长远。”杜育红介绍道。

  此后,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决心投入重金,围绕“三废”治理进行技术攻关。2015年,企业投入55.8亿元建成六大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研发了3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废水污染问题。目前,企业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生产线的产品优化、环保、节能和安全技改研发。

  如今,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宁夏30家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全区40户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宁夏6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宁夏百强企业,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还通过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作,获取污染检测、污染指标等内容,组织税收服务小分队为企业“面对面”讲解支持绿色发展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向“绿”而行。截至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42.6万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改造力度,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科创税惠政策出台 民营经济向“新”发展

  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和传统多晶硅企业相比,显得有些小巧简单。但是,千万别小瞧它们,这些设备“吃”的是废渣废水,“吐”出来的却是高科技产品六氯乙硅烷等。

  2010年,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俊将自主研发的多晶硅副产品氯代硅烷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引入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了创业之路。

  “谁能想办法把多晶硅的生产废料无害化和资源化,谁就是龙头。”沈俊自信地介绍公司发展理念,“我们的落脚点就是用环保的理念做化工,用化工的技术解决环保难题。”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胜蓝化工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树强说,“2023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费887.5万元。受益于此,公司电子级硅酸乙酯、硅酸乙酯,催化剂提纯等相继问世,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宁夏税务部门干部在企业了解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
宁夏税务部门干部在企业了解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

  如今,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电子级六氯乙硅烷、高纯硅酸乙酯、硅酸甲酯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企业。

  “我们公司仅2024年一季度享受技术转让减免税额132.6万元。”周树强说,“这真金白银让我们创新动力更足了。”

  宁夏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节能减排方案已成功应用在全国80%的多晶硅企业,每年处置全国多晶硅副产品七至八成。2024年,企业预计可实现8000万元的技术输出交易额,成为当年自治区技术输出的标杆。

  看新疆:追风逐日 税惠助力绿能企业“行稳致远”

  税惠赋能 “惠”就无限好“风光”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吐鲁番市税务局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组建“火速办”专家服务团队,高效响应企业涉税诉求,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式税费服务,帮助企业抢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助力新能源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新疆税务部门干部到企业开展税收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
新疆税务部门干部到企业开展税收政策辅导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

  吐鲁番市税务部门积极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新能源企业走访调研,结合企业行业特点、适用政策、享受条件等情况为新能源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政策找人”进一步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让税惠红利快速精准“落袋”,助力企业发展。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吐鲁番地区素有“风库”之称,近年来吸引了大唐、华电、华能等大批风电企业入驻,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西部大开发、“三免三减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即征即退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风电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助力。大唐鄯善风电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鄯善县城东,该企业深耕风电产业多年,2014年以来,先后共安装了33台单机容量1500KW、总装机容量为49500KW的风力发电机,2024年预计实现产值4700万元。

  大唐鄯善风电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骏霖说:“风电是绿色能源,设备更新快,维护成本高,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减轻了公司负担,2022年到现在,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400余万元,减免的税款,公司用来引进新设备,加快了项目建设及技术创新。”

  税惠添力 “惠”就发展新“蓝图”

  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新能源产业基地,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巴楚县戈壁荒漠分布较广且地势平坦、开阔,年均日照在2740小时以上,为光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0年,新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落户巴楚县,目前,前四期和五期首批4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147万千瓦。

  “目前,我们在巴楚县投资了5期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约为200亿元。”新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东彪介绍,第五期首批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喀什地区输送绿电25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万吨,建设前后吸纳就业人员4000余人。

新疆税务部门干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涉税需求,为企业梳理汇总各项支持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
新疆税务部门干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涉税需求,为企业梳理汇总各项支持 供图 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

  新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光伏产业设备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加上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周转面临很大压力。了解到企业发展难题,国家税务总局巴楚县税务局及时与企业对接,并结合纳税人信用等级、主营业务、生产经营状况等,“精准研判+风险预审”,让企业及时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助力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王东彪表示,项目建设以来,公司不但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感受到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在税务部门辅导帮助下,公司及时享受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一批批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并网发电投用,保障了能源供给的清洁、安全和可持续,拓展了新能源产业链,推动了喀什地区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西北地区横跨了我国四类风资源区和三类光资源区,是典型的能源生产和外送基地,在持续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西北五省(区)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服务“丝绸之路绿电走廊”,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支持、项目服务、纾困解难等多方面发力,助力西北地区加快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变。(文 陈显信 裴成斌 李显元 孙福全 马嘉玥)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