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深耕细作“人才沃土” 涵养发展“源头活水”
中新网青海新闻12月17日电(李正业)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海东市乐都区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推动区域进步的核心动力,持续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多措并举抓实人才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乐都区注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驻村干部,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驻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或优先考虑晋升职级。年内,提任晋升驻村干部21名,及时调换驻村干部9名,在“两节”期间慰问驻村工作队120个,发放慰问金24万元,不断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一直以来,乐都区秉承“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惜才理念,坚持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对外引“才”,就地取“才”。目前,储备村级组织后备人才2757名,其中“头雁”729人,“强雁”1122人,“雏雁”906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大学生667人;新选任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125名,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35.3%,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方式,明确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等与后备人才结成紧密帮扶对子,借助跟班锻炼、设岗定责等方式,为后备干部搭建成长成才的“云梯”。
此外,通过举办村级组织后备人才暨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以“理论政策+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村级后备力量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理论素养和实干能力,全力打造一支爱农村、能扎根、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持续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
人才强基层,基层育人才。乐都区积极为基层干部畅通晋升渠道,常态化推荐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公务员、考核聘用事业编制人员,今年以来,4名村党支部书记脱颖而出,成功转型,打破成长“天花板”。同时,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接收4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大学生到社区实习,为社区工作者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参加职业水平考试专题辅导培训班,持续推动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已有15名社区工作者取得社工证,切实提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党员队伍建设在乐都区人才布局中占据关键位置。乐都区将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发展党员质量,着力选优育强党员后备队伍,确保优秀人才有序向党员队伍靠拢,让党员队伍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今年以来,全区共发展党员323名,其中农村党员280名,35岁以下215名,乡村人才48名。另外,不断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健全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全区8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19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签订共驻共建工作协议,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着力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人才培育与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乐都区一步一印,坚实有力,为区域发展铸就了坚不可摧的人才“脊梁”。这些人才力量在乡村这片广袤舞台上相互交织、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结出累累硕果。(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