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化隆公安以多维水域巡护“编织”黄河守护网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0日电(费照林 李隽)今年,海东市化隆县公安局创新举措,构建起 “多维水域巡护” 体系,如同为黄河精心编织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
春日清晨,黄河化隆段在朝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化隆县公安局森警大队大队长马学良已和同事们集结完毕。他们当中,有一位特殊 “成员”—— 低空无人机,正蓄势待发。随着操作指令下达,无人机迅速升空,以高空视角开启 “天眼” 巡护。
低空无人机巡护是多维体系中的 “空中尖兵”。以往,民警巡河全靠双腿,偏远河段车辆难以抵达,一趟巡查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还常有遗漏。
马学良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介绍道:“有了它,我们的视野大大拓展。它能迅速抵达人迹罕至的区域,实时回传画面,无论是非法排污、违规采砂,还是黄河禁渔期内的偷捕行为、河道周边的乱搭乱建现象,都能尽收眼底。”
今年 4 月 8 日,无人机在巡护过程中,敏锐捕捉到一处偏僻河滩有人疑似非法垂钓。森警大队迅速响应,借助无人机的持续监控,成功将正在进行非法垂钓的违法行为人当场查获。从发现线索到完成抓捕,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在高效的无人机巡护背后,是对图像、视频以及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生态问题的规律进行分析,为民警的精准执法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巡护路线和警力部署,实现巡护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地面,森警大队巡逻小组,沿着黄河堤岸展开细致巡查。他们穿梭在草丛与滩涂间,仔细查看每一处可疑痕迹,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黄河生态的蛛丝马迹。老民警当智虽已 60 岁高龄,但巡护时依旧一丝不苟,凭借丰富经验为年轻民警指引方向,对沿岸地形、水流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了如指掌。
水面上,一艘快艇划破碧波,民警乘坐的快艇在辖区黄河水域往来穿梭,有效弥补了陆地巡逻的盲区。在巡逻过程中,民警密切关注河面情况,检查岸边是否有污水直排入河、违规倾倒垃圾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靠岸处置或通过对讲机与指挥中心联动,形成高效的执法闭环。”化隆县公安局森警大队辅警昂尖措说。
除了构建空、地、水全方位的立体巡护网络,化隆县公安局还搭建了联动机制,与环保、水利、农业等多部门深度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