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牧场:天峻牧民“技”满行囊归
中新网青海新闻8月13日电 (木春晓)八月的天峻,草原铺展着盎然绿意,牧场涌动着蓬勃生机。天峻县扶贫产业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0名牧民群众带着沉甸甸的实用技能与热腾腾的发展信心踏上了归程,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汩汩新活力。
“以前家里的牦牛总在换季时掉膘,听了老师讲的科学喂养方法,才知道饲料搭配还有这么多学问!”来自新源镇的才让扎西举着结业证书,笑意映在眼角,“我特意把课堂笔记整理成汉藏双语版,回去要给邻居们都讲讲,让大家的牛都能养得更壮实。”
此次培训紧扣天峻藏羊、牦牛主导产业发展实际,精准设置4个专业技术培训班,内容涵盖藏羊养殖及疫病防控、牦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食用菌种植、牛羊肉烧烤、“天峻十碗”制作等领域,课程既深深扎根本地产业土壤,又精准对接市场增收需求,为牧民们送上了打开致富门的“技能钥匙”。培训采用“理论筑基+实操赋能”的融合模式,以系统讲解筑牢理论根基,把书面知识转化为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再分组开展沉浸式实操指导,通过手把手教学、点对点破解,确保群众听得进原理、学得会技巧、用得上本领,真正实现“学用无缝衔接”。
从事藏羊养殖多年的快尔玛乡学员拉毛卓玛,对疫病防控课程感触尤深:“去年家里的羊得了病,眼睁睁看着损失却没办法。这次蔡老师手把手教怎么预防、怎么用药,还建了微信群能随时请教,心里总算踏实了!”
餐饮技能展示区里,阳康乡学员尕玛才旦烤出的羊肉串香气直钻鼻尖。他擦了擦手上的油星,语气里满是干劲:“以前只会在家做简单的烤串,这次学的腌制配方和火候控制太实用了!打算跟村里几个人合伙,在县城开个小摊位,就凭这手艺,肯定能赚钱!”
参与“天峻十碗”制作培训的卓玛吉端着自己做的酿皮笑意盈盈:“老师把传统做法改良了,更对游客口味,还教我们怎么包装能保存得更久。我准备先在步行街开个试吃摊,让更多人尝尝我们天峻的特色美食。”
天峻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通过提升牧民在特色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能水平,有效破解了生态畜牧业发展中“技能跟不上产业需求”的难题。
下一步,当地将持续聚焦农牧民技能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牧区现代化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