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相依心灵相通 青海海东绘就民族和谐“同心圆”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16日电 题:精神相依心灵相通 青海海东绘就民族和谐“同心圆”
作者 李隽
高原秋日,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如同走进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高山青、石榴红,各民族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进步“画廊”。
自古以来,海东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经千百年的融合演变,这些民族形成了现世居在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6个主体民族。

今年以来,海东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创新实施“创、融、嵌、导、培”五维联动,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海东市以“创”字引领,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新媒体作品有奖征集”“学校教育征文”“互嵌式环境典型案例征集”“石榴花开耀海东·石榴籽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以有形、有感、有效方式强化共同体理念。
同时,该市以“融”字拓展,覆盖广度持续延伸。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机关、进企业等“十进”活动。联合打造3个“职工石榴籽家园”试点、建设7个“同心圆书屋”,为各族干部职工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多年来,海东人融合不同地区民众的味蕾,传递各民族情感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把一碗拉面做成了“团结面、致富面、和谐面。”

如今,海东拉面店已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总量突破3.2万家,带动17余万各族群众就业,年营业额超160亿元,构建起“种植—加工—培训—加盟—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当地民宗委提出“吃一碗拉面,拉一次家常,交一个朋友”的民族团结促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拉面店不仅是提供美食的地方,更是增进各民族感情的纽带。
今年,海东市强化跨区域协作管理,与湖北宜昌市民宗局签订《民族宗教工作联系机制》,推动数据共享与工作协同。海东市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与甘肃临夏州民宗委深入商洽,在“签订合作协议、互学互鉴、打造特色文旅线路、举办民族文化展演、开展青少年‘手拉手’研学、联办民族产品展销会”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促进跨区域互嵌交融。

该市以“导”字保障,共同现代化扎实推进,强化政策法规落实监督。组织全市范围开展2024年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全面自查。精准高效使用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省下达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0141万元,精准实施60个项目。
目前,海东市6个地区和单位申报第十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个纳入省级培育对象名单。推荐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第三批“各民族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3个社区项目申报国家民委“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2025年度试点项目”。(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