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青海|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西宁大通:“三个转变”谋发展 驰而不息促振兴

2024年04月18日 17:4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8日电(通宣)党的二十大以来,大通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保障民生的底线任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体制机制优势,立足发挥资源优势稳住乡村振兴“基本盘”,推动产业结构由“零散点状”向“系统链条”进阶,推动城乡发展由“补齐短板”向“提升品质”转变,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由“粗略排查”向“精准帮扶”提升,全面探索符合大通实际且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之路,夯实打造乡村振兴“大通样板”的发展基础。

  产业布局结构由“零散点状”向“系统链条”进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之举和关键之要,大通县牢固树立“大抓县域、大抓基础、大抓产业”鲜明导向,发展模式由“传统思维”逐步向“市场思维”转变,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点,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重点任务,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打造朔北乡冷库仓储项目、石山乡奶牛养殖场项目、林业废弃物加工利用项目等,推动三产融合,构建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上下游主体有效衔接的产业化联合体。

  截至目前,2024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衔接资金2亿元安排产业发展类20个项目、基础设施类9个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4个、已下达批复5个、已通过评审5个、正在编制方案13个,补助类项目2个。

  城乡融合发展由“补齐短板”向“提升品质”转变

  大通县把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改革“三项支撑”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有力之举,坚持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探索扶贫资产使用管理有效举措,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乡村建设,安排资金14815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改善项目9个,开展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农村人畜饮水提升改造、18个乡镇74个村道路工程建设等项目;制定2024年“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引导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户自主建设卫生厕所,继续加强改厕工作调度和督促指导;以“三清三改治七乱”为主要内容,集中治理卫生死角,边缘盲区的“脏乱差”,开展整体提升村庄28个,完善基础设施村庄80个、保持整洁干净村庄120个的申报认定工作。

  防止返贫监测由“粗略排查”向“精准帮扶”提升

  今年,大通县持续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任务,围绕关键环节,精准靶向施策,促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见实效。“双线”核查,让监测有精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排查优势,借助民政、医保等行业部门推送的线上预警信息,每季度下发一次“排查函”,专人逐户进行线下核实,从家庭收支变化、“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多措并举,使帮扶有力度,强化集体经济增收,加强基础建设、做优公共服务,充分用好小额信贷,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申请生产需求资金,为享受政策户提供公益岗位,脱贫户全部确定帮扶责任人以及家庭医生,定期走访问需,帮助解决难题。强化督查,让工作有深度,明确监测帮扶内容以及标准要求,确保工作方向不偏不倚,开展下沉指导,动态督导,重点查看“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累计识别纳入“三类”监测对象747户228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89户264人,边缘易致贫户209户61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49户1412人)。2024年以来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6户98人。(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