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青海新闻1月15日电 (昔日尖措 孙睿)回望2024年,都兰县抢抓机遇,砥砺前行,以实干担当书写了一份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稳增长、激活力,强化经济发展多元支撑
该县推深做实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完成319个国土日常变更补充耕地图斑举证审核,年内新增耕地11560亩,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达49.3万亩,全年实现粮食产量5.5万吨,油料产量0.98万吨,蔬菜产量7.09万吨。实现牛羊出栏71.28万头只,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分达1.43万吨、188.73吨、2193.37吨。一产连续4年位列全州第一。通过穿透式调研和分析,全力巩固全县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工业运行连续保持正增长,是全州唯一一个全年正增长地区。大力实施市政设施、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群众看得见、用得上、得实惠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巴隆乡生活垃圾热解处理项目、夏日哈镇道路工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停车场等9个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道路沿线村镇产业发展步伐,改善周边居民出行条件。
该县深挖诺木洪文化的独特性,立足旅游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0.05万人次,同比增长27.24%,总收入5.391亿元,同比增长22.24%。有序推进热水墓群M37墓葬(羊圈墓)、巴隆夏尔雅玛可布遗址等考古发掘。新发现原生态景区柴达木盆地东部雅丹群—彩虹谷,正在开展规划设计推进景区开发。率先开展省级“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建设,全方位促进服务业恢复和消费潜能释放。
聚合力、强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该县加强统筹调度,进一步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扎实推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2024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54万元,同比增长15.4%,易地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72万元,同比增长16.99%,实现“三个高于”目标。推行项目服务“现场办公”,实行“定时、定项、定向”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实现投资扭负为正,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积极融入全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布局,建成投运总投资11.49亿元的大唐25万千瓦光伏及配套升压站送出线路工程,预计新增产值7500万元,打破近3年能源项目落地为零的发展局面。围绕农牧、矿产、新能源、文旅、商贸5个领域,形成招商成果共计9项。
惠民生、增福祉,绘就经济发展靓丽底色
该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128人,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1400人次,成立10家刺绣经营场所、10个文艺协会,挂牌3家传承基地,带动县域低保户、牧区妇女、残疾人等420余人就业增收。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师持证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均达100%,全县高考本科率47.86%,同比上升7.59个百分点,本科一段率36.19%,同比上升9.68个百分点。深化拓展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快推进,纳入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532项。持续推动“网上办”向纵深发展,梳理政务服务网办事项432项,累计网上办件43445件。
该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93.8%;县级及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出境断面水保持二类水,察汗乌苏河和香日德河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8%,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都兰大地成为常态。依托“三北”六期工程项目、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规划体系,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27万亩、补植补栽2346亩、工程固沙1500亩、生物治沙2000亩、退化草原治理2.8万亩,全面提高植被覆盖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2.96%。持续改善县域绿化面貌。完成种苗基地建设120亩,培育苗木共计21.96万株,实现苗木生产基地化、品种优良化、质量标准化,形成地方生态产业优势,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