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以“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治”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9日电(刘东 李隽)去年以来,海北州聚焦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稳定成效关键环节,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一体落实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重点任务。
海北全州265条河流、16座水库、12个湖泊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建立起743人的四级河湖长体系,以河湖长制推进河湖长治,绘就海北“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该州全面贯彻落实省级总河湖长令,一以贯之强化落实河湖长制,带头履行河湖长责任,常态化巡河巡湖,精准调查研究,发布总河湖长令,召开相关会议5次,全州322名河湖长、411名河湖管护员及农牧民群众保护水生态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州100多个基层党支部5000余名党员以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开展河湖巡查保洁,自觉维护河湖生态环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
海北州高质量修订《海北藏族自治州水资源管理条例》,印发实施《海北州水网规划》,积极落实湟水河流域联防联控和黑河保护联盟框架协议,引大济湟工程输水干渠和重点中型灌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海北州河湖长制工作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
“河湖长+林草长”“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生态警长”等“河湖长+”外延机制同频共振、凝聚合力,通过检察建议书、联合执法等方式解决河湖“四乱”问题32项,涉河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现“零”的突破。7座退出类水电站已全面完成建(构)筑物拆除、场地平整、植被恢复等工作,33座整改类已补充完善“六件一证”等行政许可手续,“一站一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在全省率先完成小水电清理退出整改任务。党政主导、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河湖治理保护合力不断提升。
海北州超额完成幸福河湖建设和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组织开展“关爱山川河流·助力河湖复苏”志愿服务活动,有序推进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积极申报祁连县八宝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力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河道采砂、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畅通行洪通道,恢复河床原貌,改善河湖环境,打造宜居生态。
该州充分发挥祁连县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作用,河湖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注重能力提升,开展河湖管理培训班7次,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州县两级安排资金近200万元,专项用于河湖管护员岗位和服装补贴。
海北州聚焦水陆同治,持续精准发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投资1.02亿元实施刚察县、海晏县水资源监测项目,投资4.23亿元的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3.47亿元的包忽图水库工程有序推进,民生水利短板不断补齐,水资源配置更趋优化。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1.8万亩,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
同时,争取资金12.1亿元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14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达89.79%,全州三大水系总体水质优良,辖区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6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积极争取资金2.26亿元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1项、河沟道治理项目10项。有序推进生活垃圾转运焚烧、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等工作,投资4.27亿元实施20个市政道路及配套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全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11座污水处理厂(站)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加强青海湖入湖河流管理保护,布哈河、沙柳河等入青海湖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青海湖入湖水量的85%来源于海北境内,黑河水量的90%源自海北,每年向下游输送源头活水43.82亿立方米,青海湖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