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聚焦核优势 迸发新活力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1日电 (德吉杨宗)中共都兰县委宣传部11日消息,该县立足战略高度,强化使命担当,锚定价值坐标系,创新“1723”工作思路,以“顶格标准”重塑工作范式,用“满格状态”激活创新势能,靠“真格举措”提升发展能级。
聚焦党建、内容、传播优势,在蓝图擘画上系统推进理论“铸魂”、意识“强基”、思想“强音”、文明“领航”、文化“精品”五大工程,在实践路径上全面构建数字化赋能传播、场景化价值培育、IP化融媒运营的融合生态,在效能转化上探索创建量化话语体系、文化软实力模型、精神赋能样板三维增长极。始终以服务都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多维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格局内生动力。
以党建优势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力。系统构建“四维融合”工作体系,深化“党建+文化”引领机制,强化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完善“党建+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宣传领域内控机制,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创新“党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青蓝工程”,构建“四力”兼具的专业人才队伍;推进“党建+作风”提升行动,厚植“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干事氛围,推动作风政治生态清淤净化。聚焦理论武装提优赋能,创新构建“6+”学习模式,以“制度+保障”“授课+活动”“人员+资料”“文化+氛围”“示范+效果”“线上+线下”等“六个双驱动”,联动全县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坚持学用转化赋能发展,实现理论武装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以内容优势增强主流思想舆论吸引力。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深挖区域文化富矿,以热水墓群、诺木洪文化遗址、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为核心载体,依托2018血渭一号大墓双获“中国科学院六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学术突破,积极构建“考古成果转化-文化遗产活化-文旅品牌塑造”三链融合体系,持续提升《藏在柴达木盆地的文化枢纽》价值含量,解锁“区域文化密码”,升级“高原文明体验”。
以巴隆乡的物种资源和铁斯盖地区的候鸟天堂为生态地标,配合央视新闻频道,全景直播《青海:万余只灰鹤踏春来 青海都兰成“生态驿站”》《壮观!万余只北迁灰鹤飞抵青海都兰》的生动场景,与60余万观众共赴春日之约。聚焦春耕备播关键期,以融媒视角呈现“科技赋能、生态共融”的高原农业景观,让承载民族文化与农垦记忆的锦绣山乡,通过数字化呈现和融媒体宣传。
以传播优势扩大主流思想舆论影响力。紧扣县委“1356”发展目标和年度重点任务,以“六个年行动”为着力点,精准开展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全面展现都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持续构建以基础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内宣外宣协同、政务民生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直播与转播互补”的主流舆论格局,着力打造以“锦绣都兰”微信公众号、大美都兰APP为主导,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新媒体矩阵全面发力的立体化宣传格局。
持续深化与中央及省州主流权威媒体合作交流,通过联合策划、定制专栏、融合传播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协同合作,深挖县域特色文旅资源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供稿力度,实施新闻素材“蓄水池”工程,以稿池深度扩大宣传力度。一季度,中央及省州媒体采用全县信息稿件共计347篇,其中,中央级媒体采用133篇,省级媒体采用87篇,州级媒体采用127篇。(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