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多举措协同发力 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21日电 (侯秀红)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兰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个,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达1.22亿元,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5.26万亩,已建成面积4.64万亩,对全方位夯实农业根基,筑牢乡村振兴提供了关键支撑。
聚焦“谋”字强基础,做好前期工作
该县高位统筹保障项目实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县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构建县负总责、部门协同、乡镇配合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科学规划凝聚项目共识,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建设前,组织设计方、乡镇与项目所在村党员、群众代表、种粮大户进行深入座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掌握群众需求,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赢得群众认可。
聚焦“建”字推进度,抓紧项目建设
2025年,都兰县巴隆乡河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875万元,拟建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0.75万亩,目前正在处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阶段;2025年都兰县察汗乌苏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万元,拟建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2.6万亩,目前正处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阶段。
2024年,都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019万元,拟建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1.15万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预计2025年6月底完成建设。
2024年,都兰县香日德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81万元,拟建高标准农田灌溉面积0.34万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5%,预计2025年10月底完成建设。
聚焦“管”字抓长效,规范管理机制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农田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和遵守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和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有效杜绝财务违纪违规现象,切实提高农田建设资金专管专用的有效性和使用性。
此外,从项目立项开始,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办法,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压实项目管理及工程质量监管责任,强化工程质量验收责任制。全过程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施工程序,细化档案资料,及时将施工资料、招投标及合同资料、财务资料等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并归类存放,切实做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资料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确保项目档案资料准确、齐全、完整。
聚焦“建管”并重促实效,做好后期管护
该县还出台《都兰县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农田管护主体及职责、管护范围标准和管护内容,建立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的“三级网格”管护机制,形成覆盖全县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项目区各类设施完好。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并逐项签订建后管护协议,建立健全工程管护机制,不断巩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积极探索引入“保险+”机制的模式,对“工程质量+灾毁损失”进行全面兜底,进一步建立完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聚焦“用”字落实效,释放惠民成效
2019年以来,都兰县紧扣"藏粮于地"战略部署,在巴隆乡6个村、香日德镇2个村、香加乡5个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已全部投入使用,构建起"田块集中连片、道路循环畅通"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通过新建衬砌渠道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显著提高,配套田间道路硬化使农资运输和粮食收割成本显著降低,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农户对高标准农田设施的利用率达90%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始终坚持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尺,切实解决了群众"种地难、效率低"的痛点,群众对"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布局满意度达85%,为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