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青海海北: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025年07月01日 18:20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日电(马文君 李隽)近年来,海北州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深挖林下经济潜力,构建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州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亿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北州门源县依托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建成1200亩当归种植基地,其中50亩为育苗田,有效保障种源供应。2024年,当归采收量达62.5万公斤,实现产值950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刚察县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地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试种唐古特大黄和山莨菪各200亩,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新路径。

  林麝养殖是海北州特色养殖的重点产业。2024年,全州林麝存栏量达462头,新增55头,产出麝香4.8公斤,实现产值384万元。目前,各养殖合作社正积极申请林麝产品经营许可,推动产业链向深加工领域延伸。同时,科学化养殖标准体系的建立,既提升了麝香产量和品质,也实现了濒危物种保护与经济价值开发的有机统一。

  该州祁连县、门源县等地通过制定采收规范、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在保障菌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年度产值超150万元,惠及千余户家庭。在冬虫夏草采集方面,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区参与”管理模式,规范发放采集证7913本,采集量超161.6万根,产值达1616万元。

  海北州祁连县深入挖掘藏茶文化内涵,推动藏茶产业全链条发展,2024年产值达150万元。作为“中国沙棘之乡”,祁连县、门源县的沙棘加工企业开发出饮品、保健品等多元化产品,实现产值900余万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沙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