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青海久治举行大渡河源头溯源揭牌仪式

2025年10月16日 10:2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15日电 (次成措)日前,在青海省久治县哇尔依乡隆重举行“护大渡河源 润千秋奔流”大渡河源头溯源揭牌仪式,四川省水利厅河湖中心堤闸运行处处长(二级调研员)吴磊、青海省水利厅工会主席徐光平、果洛州水利局副局长莫彦宏,以及久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卓玛当周、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哇尔依乡政府全体干部、久治县各乡镇及行业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哇尔依乡群众300多人到场参与仪式。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久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久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此次仪式,由久治县副县长代乐华旦主持,久治县委副书记祝立辉致辞、四川省水利厅河湖中心堤闸运行处处长(二级调研员)吴磊、青海省水利厅工会主席徐光平依次做了讲话,哇尔依乡达尕村党支部书记格折加,哇尔依乡小学学生成立措做了表态发言。

  久治县委副书记祝立辉在致辞中讲到,眼前这潺潺流淌的泉水,正是大渡河生命的起始,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大渡河不仅滋养了沿岸无数的生灵,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更是连接高原与盆地、自然与文明的重要纽带。一直以来,久治县统筹整合资源力量,显著改善了县域重要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全力守护好每一滴源头活水,确保大渡河水清岸绿、生态良好。

  四川省水利厅河湖中心堤闸运行处处长吴磊则以“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的隐喻,强调源头生态的基础性作用——大渡河源头的水质与生态状况,直接关系着整条河流的健康生命,更牵动着下游数千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福祉安康,凸显了跨区域协同保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青海省水利厅工会主席徐光平指出,大渡河源头的溯源与揭牌,绝非简单的地理坐标确认,而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流域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具体实践。这一举措将为源头生态保护划定“红线”、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蓝图”、为红色文化传承搭建“平台”,最终为子孙后代留下兼具生态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重财富”。

  达尕村党支部书记结合世代生活在流域周边的经历,分享了参与生态保护的实践感悟与坚定决心,并表示将会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大渡河源头的生态环境。

  哇尔依乡小学学生成立措讲到,“守护这方水源,守护大渡河、黄河的清澈起点,我们常跟着老师去源头边捡垃圾,看着清泉哗啦啦流,就像看到大渡河下游人们幸福的笑脸。以后,我们依然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守护好大渡河源头,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致辞讲话结束后,四川省水利厅河湖中心堤闸运行处处长吴磊、青海省水利厅工会主席徐光平、久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卓玛当周、副县长代乐华旦共同举行了揭碑仪式。

  下一步,久治县将以此次仪式为契机,深化与四川省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一方面加大源头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工程,持续提升流域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围绕“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双路径,深化两省在流域综合治理、红色文化传承、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探索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让大渡河的“生态红利”与“文化魅力”持续惠及两地群众,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