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河西街道:“学践富”联动绘就民族团结共富新图景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6日电 (桑吉卓玛)近年来,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部署,立足汉、蒙古、藏、回等多民族聚居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学、践、富”联动思路,通过理论铸魂、实践交融、共富聚力三维发力,筑牢“四个与共”思想共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理论武装方面,街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工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核心学习内容,通过“领导领学+专题研学+案例导学”模式,深入解读“四个共同”历史观与“四对关系”方法论。依托每月读书分享会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政策联学”,在机关、村社设置宣传阵地与故事宣传栏,让“五个认同”融入沉浸式场景,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
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街道以传统节日为纽带,整合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资源,举办春节汇演、端午包粽等民俗活动60余场,吸引万余名各族群众参与。激活社区“石榴籽家园”功能,开展剪纸、刺绣等特色活动,依托文明实践站(所)展示民族手工艺品与文化渊源,凸显“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深刻内涵。同时组建多民族“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开展帮扶活动200余次,让共同体理念融入日常。
街道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创新“民族团结+共富”模式。盘活闲置空间打造“共富早夜市”,吸引130户各族商户入驻,举办市集70余场次,带动1.6万人次消费、销售额超17万元;建设“河西诗田・共富繁花”基地,组织各族群众共耕4620亩“希望田”,联动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在民生保障上,对25户脱贫户、7户监测户实施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定期举办“共富村晚”,以文化共兴促团结共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河西街道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探索“团结”与“共富”相互促进的新路径,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为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层基础。(完)
- 【印·讯报】中国首台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
- 【澳·澳洲新报】黄河源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专家称综合价值大
- 【印·千岛日报】中国海拔最高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投运两年送电超65.5亿千瓦时
- 【菲·联合日报】中国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 【柬·柬华日报】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产仔季结束 5190只藏羚羊回迁
- 【巴·南美侨报】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事故已致12人死亡 4人失联
- 【泰·星暹日报】星河同响 共吟江源:澜湄歌者源头的音乐对话
- 【新·联合早报】青海7月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 【印·印尼商报】青海发布野生冬虫夏草鉴别指南
- 【巴·南美侨报】从高原到平原 中国绿电跑出“加速度”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