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青海石油人:以梦为马 续写石油人新篇章
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6日电 题:新一代青海石油人:以梦为马 续写石油人新篇章
作者 焦玉娟
今年36岁的赵梦龙是青海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西宁新能源研究中心副所长,说起与柴达木盆地结缘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爷爷辈儿说起。
赵梦龙的爷爷是河南洛阳人,早年因招工从中原大地来到柴达木盆地,成为一名司机。自此,全家人在这片高原上扎下根来。他的父亲在青海油田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采油工。
赵梦龙的家庭和很多石油家庭一样,充满着浓浓的油味和油情。从儿时起,父亲和姑姑为了多产原油而日夜奔忙的身影就深深印在了他的记忆里。
耳濡目染之下,赵梦龙立下了志向——多学科学知识,拿起技术武器,提升油气开发现状。
少年渐渐长大,求学路上,他各门功课均名列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从长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
2011年,大学毕业的他在择业去向表里填上了“青海油田”4个字。
2011年7月11日,他和其他新员工一起坐着大巴车从格尔木市去往涩北气田报到。当时,涩北增压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他每天都跟着涩北一号气田一号站站长李生德在现场施工,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安装大型闸板阀。
戈壁滩的风沙苦寒磨砺着他的意志,野外一线的操作经验丰富着他的知识储备。赵梦龙顺利竞聘成为一名采气工程师,跟着作业区副经理严成云继续学习。
2020年9月,鲁明春技术专家工作室成立,专注油气工艺技术攻关与创新,赵梦龙凭借热爱钻研、思维敏捷入选这个创新团队。
自打加入工作室,赵梦龙就像鱼儿投入一池湖水,更加欢实起来。他整天忙着分析工艺技术问题、申报攻关课题、承担课题组研究任务、参加创新方法大赛,还利用碎片时间抓紧学习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方法……忙得不亦乐乎。
2021年,随着涩北气田开发的持续深入,所辖500多口气井里,每天的积液井已达到三四十口,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当时的排液方法是泡沫排水采气作业,但那时作业机组有限,大部分井场又没有电网覆盖,无法全面普及这项作业,造成作业不及时,影响气井正常生产。
赵梦龙跟团队一道,琢磨着利用高原独特而丰富的风光发电优势,研发一套集“智慧+绿色”为一体的泡沫排水采气作业装置。
当时,这一领域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技术可参考,唯有完全自主研发。赵梦龙与团队成员一起,经过无数次假设分析、方案设计和现场试验,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的煎熬,终于开发出风光一体化智能注剂装置。
这套装置采用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实现了泵注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降低了积液问题井数量,切实提升了气田生产能力,同时开创了“绿色能源+智能控制”气田生产新模式,标志着青海油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泡沫排水采气作业二氧化碳“零排放”。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他说:“创新路上道阻且长,但我相信,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