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以“农”为笔 泼墨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21日电(马慧翠 李隽)2024年,海东市乐都区紧紧围绕“千万工程”经验,深耕农业领域,以创新驱动农业发展,在稳产保供、科技创新、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等方面多点开花,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特色产业成为乐都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被誉为“果中珍品”的乐都大樱桃,凭借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独特地理优势,产量同比去年增长512%,实现经济增收1.1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甜蜜担当”。在洪水镇姜湾村,500余亩的香菜种植基地同样成绩亮眼,每年产出香菜120万公斤,增收840万元。短周期、高收益的香菜产业,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科技赋能,是乐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举措。“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区推广示范面积达2300亩,实现了精量播种与精准水肥调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粮食单产显著提升。2024年,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首次引入农业生产,精确的路线规划让农机作业更加高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
此外,乐都区创建食用菌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核心示范区,成功走出一条生态富民路,为乡村振兴产业强区注入新活力。此外,野生菌采摘为乐都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去年7月以来,各种可食用野生菌破土而出,瞿昙镇上浪营、药草台等村民纷纷上山捡菌进行售卖,据统计,野生菌产量达到6万公斤,累计带动165户180余人增收125万元。
赤松茸采集上市,直销“北上广深”,产值达300余万元;新品种“意大利黄瓜”“日本南瓜”销往深圳,收入130万元;“高原西兰花”发车香港,向俄罗斯出口“乐都彩椒”100吨;乐都东牧湾生态牛肉销售收入达85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乐都果蔬凭借绿色、优质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大放异彩,“乐字号”农产品正以多元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另外,农牧业规模化发展“十大基地”,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乐都区还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鼓励当地群众及脱贫户、监测户参与项目建设,累计带动务工1656人,人均收入8978元。“两新”行动加速老旧农机更新换代,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31台,143户农户受益,兑付补贴资金184.62万元。(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