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青海海东出台数据领域三项基础制度

2025年04月08日 09:25
来源:青海日报

  4月3日,从海东市数据局传来喜讯,为全面推进国家“数字中国”战略落地见效,海东市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正式发布《数字海东建设实施意见》《海东市数据要素管理办法(暂行)》《海东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暂行)》。这是青海省首个系统性数据基础制度框架,标志着海东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创新标杆。

  当前,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国家层面先后出台“数字中国”“数据安全”等法规及整体布局规划,浙江、上海等24个省市及219个地级市已先行探索数据要素管理机制,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东市自2023年启动全市数据资源普查,形成《海东市数据资源摸底调查报告》《数字海东建设实践与探索》《海东市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研究》等研究成果,提出“一数一源”“一数一仓”思路,构建了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的数字海东基本模型。去年6月,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先后征求65家单位、20家企业及15位国内专家的意见,吸纳意见建议293条,并历经法务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法定程序,最终形成具有海东特色的数据治理框架体系。

  海东市将以此次政策发布为契机,持续深化数据领域改革,为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东智慧。通过制度创新破解数据流通瓶颈,明确数据主管部门、县区及单位在资源管理、要素开发、安全治理中的权责边界,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赋能提供制度保障。

  预计到2027年,以绿色算力为重点的数字经济将全面领先,形成“制度完善、要素活跃、安全可控”的数字生态,基本建成“数字海东”大模型底座,标准机架规模达10万架,算力应用规模3万PFLOPS(FP16),构建10个以上重点应用场景,力争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12%。(作者:陈俊)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