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市城西区:由点到面精绣城市画卷
冬日的午后,阳光甚好。家住西宁市城西区刘家寨的居民张阿姨,正推着婴儿车在新修的“口袋公园”里悠闲散步。“以前这儿就是块普通的边角地,现在有草坪、有树、有休息的凳子,带孩子出来方便多了,心里也敞亮。”张阿姨笑着说,她所感受到的,正是城西区近年来通过精准养护与绿色更新举措,精心擘画宜居城市画卷这一过程中最生动的注脚。
“十四五”以来,城西区悄然经历了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刻蜕变。这里没有大拆大建的喧嚣,却以基础设施维护、常态化养护和生态精心呵护为抓手,于细微处着力,将城市更新的成果写在了市民日常出行的每一步、抬眼所见的每一景之中。
城市的道路如同人体的血脉,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运行的活力。五年来,城西区将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这么一段数据:累计10.64万平方米车行道沥青摊铺、3.9万平方米人行道修复、22万米护栏维护、超过5000处道路病害得到整治……数字是抽象的,但市民脚下平坦的道路、眼前整洁的街容却是具体的。此外,伴随着“拆墙透绿”工程的推进,444米围墙被拆除新建,超过3万米生硬的绿化带护栏被移除,城市的空间变得更加开放、通透、友好。
面对四季更迭与突发天气的考验,城西区建立起一套“平时巡查、急时应急”的常态化、智慧化养护体系。夏日防汛、冬季除冰,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以雨情、雪情为令,坚守在各自岗位上,让城市在面对自然考验时更加从容。
当你在城西区漫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邂逅一条特色“花街”,或是驻足于一座被鲜花装点的“最美花桥”。全区18条“一街一品”花街、16座花桥、90余处精巧的园林小品,以及在节日期间绽放的逾千万盆时令草花,共同构成了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麒麟湾公园、鲁青公园在经过特色绿化改造后,焕发出新的魅力。超过百万株新补植的乔木、花灌木及绿篱苗木,如同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氧气与活力。这是城西区不断推进生态保护与宜居宜业的深度融合,用心雕琢城市的生态颜值。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在五岔路口、南川三角地、刘家寨等地,曾经被忽略的边角地、闲置地,如今变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小确幸”,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提供了一处处可随时停靠的“诗意栖居地”。
(作者:张国静)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