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5·15投资者保护|风险提示:代理退保变“贷款诈骗”
2025年05月24日 12:16
来源:平安人寿青海分公司
【推广】
案例简介
李女士委托中介办理退保,对方以“需证明还款能力”为由,要求李女士签署空白贷款合同。退保后,李女士发现中介以其名义办理多笔网络贷款并卷款跑路,最终背负巨额债务。
案例分析当发生保险事故需申请理赔时,因涉及个人重要的权益请不要相信任何人可助力提升理赔金。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就是为了多获取理赔金,听信他人的不法建议,使自己陷入退还超额赔偿金,并承担了法律责任。李女士被非法金融中介机构以帮忙办理退保为名,获取到了其相关个人信息,并以此为由促其签订了空白贷款合同,让自己失去保险保障的同时,还背负了巨额债务,并面临,可能诱发的其他风险。
常见套路
1.虚假宣传。非法中介机构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
2.伪造证据。非法中介机构教唆消费者编造销售误导录音、伪造签字等,进行恶意投诉。
3.信息索取。非法中介机构以办理退保为名,索要委托人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关键信息,用于非法牟利。
4.捆绑销售。在办理退保后,向其推荐所谓的“高收益理财”或“更划算保险”实施二次诈骗。
5.签订空白协议。非法中介机构以办理退保为名,督促消费者签订各类空白协议,使消费者面临不应所有的经济损失及债务。
风险提示
1.不轻易委托他人及机构办理与金融保险等相关事项,特别要保护好自己身份信息、银行卡、金融账户等关键信息。
2.在保险等问题上,如遇问题,要直接与金融机构对接协商,或通过行业调解组织实施调解或通过监管机构合法理性的维护自身权益。
3.警惕非法代理退保,拒绝签署“退保代理协议”或各类所谓的授权书及空白协议,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