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党建引领“托管”兴牧 东庄村铺就富民强村路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2日电 (赵雨馨)“过去养牛羊,愁销路、怕风险,整夜睡不踏实;现在有了托管中心,不光咱村的牛羊好卖了,连周边乡镇的乡亲们都来这儿交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乌兰县东庄村养殖户的这番感慨,道出了牛羊托管模式带来的真切变化。
近年来,乌兰希里沟镇东庄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打造牛羊托管中心,让曾经“散养难管”的小牛羊变成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金疙瘩”。
项目落地建强平台,激活区域交易一池春水
2024年,东庄村牛羊托管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总投资338万元,项目按标准化要求规划建设,包含7栋活畜棚圈(其中有棚3个、无棚4个)、1栋业务用房,配套建设围墙、大门、地磅1台以及混凝土地坪、给排水、电气工程等设施。牛羊托管中心的建成,不仅扩大了乌兰县活畜及畜产品市场的托管转运规模,更着力打造技术先进、设施完善、信息畅通、服务齐全的区域性现代化畜产品托管转运枢纽。它像一个“磁场”,不断吸引周边村庄、乡镇的养殖户前来交易,辐射带动邻近市县,成为跨区域活畜流通的重要节点。通过发挥商品集散和产地规范转运的核心作用,不仅搞活了东庄村的商品流通,更推动周边地区畜牧业向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转型,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领航凝聚合力,筑牢辐射发展坚实基石
东庄村党支部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创新推出“支部引领、驻村帮带、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后备人才三支队伍为抓手,不仅培育本村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还联合周边村镇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共享,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不仅深入本村养殖户家中调研,更走访周边村庄的农牧民,广泛征求跨区域发展的意见建议,最终将牛羊托管中心定位为“服务本村、辐射周边”的综合平台。
东庄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畜牧业是本地及周边经济的共同支柱,而完善畜产品托管转运市场,正是破解多地农民“卖畜难”“卖价低”的关键一招,通过党员带头跑市场、联农户,带动周边村镇群众跟着干,逐渐形成“党建+区域产业”的强大发展合力,让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收益增长普惠民生,共享发展红利增添动力
希里沟镇以党建引领统筹区域资源,通过“一村一策带一片”的科学规划,强化市场思维与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托管中心实现全链条高效运营。中心依托“村企联动+跨区域合作”机制引入订单农业模式,不仅服务本村,更吸引周边3个乡镇、10余个村庄及邻近市县的养殖户前来交易,有效增强了交易稳定性。目前已累计交易牛羊6万余只,其中近四成来自周边区域,年交易额突破8万元,为东庄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更让周边农牧民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平均每只牛羊多增收100-150元。
作为东庄村村集体经济的新增核心来源,牛羊托管中心预计前5年收益达25万元,第六年起年收益可达8万元,2024年东庄村村集体经济达54.7万元,托管中心收益与商铺租金、草场承包费、光伏收益等共同构成多元增收体系。
作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晋骨干平台,牛羊托管中心的建成运营,还切实解决了东庄村及周边村民“务工难”问题,周边村有20余名农牧民常年在中心从事装卸、检疫、管理等工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而其辐射带动的周边农牧民年增收总额已超20万元。这些实打实的收益,不仅让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更让东庄村及周边群众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让更多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真切享受到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从“分散养殖”到“集中托管”,从“单打独斗”到“区域抱团”,东庄村以党建为笔,以产业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生动书写着“牛羊托管巧生金、辐射周边共致富”的增收篇章。
未来,东庄村将继续握紧党建引领的“方向盘”,让特色产业这把“金钥匙”,打开更多富民强村、区域协同的新大门。(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