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教

“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科普活动在青海湟中举行

2025年09月19日 16:19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19日电(王文霞)16日,“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科普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4场科学讲座,为该校18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学盛宴”。

图为活动现场。王文霞 摄
图为活动现场。王文霞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冯起以《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及国际意义》为题,用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讲解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型模式,结合大量一线实践案例与精准数据,详细解读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型路径,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在治沙工作中的硬核力量。

图为郭光灿为师生进行线上授课。王文霞 摄
图为郭光灿为师生进行线上授课。王文霞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俞汉青以《美丽中国背景下的水环境保护》为题,介绍了中国应对环境问题的时代背景、构建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城市水环境的主要功能等,呼吁同学们一同守护祖国的碧水蓝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以实例揭示量子纠缠的奥秘,描绘量子计算的未来图景,带领同学们走进量子的奇妙世界。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宗成庆以《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为题,从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等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互动热烈的人工智能科普课。

  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在听讲之余积极与授课老师互动。湟中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包青昊说:“今天在听完老师的讲座之后,让我感触颇深,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让我看到了祖国在防沙治沙行业取得的成就与不断地进步,我心中的激情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活动作为“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院士进校园”的形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当地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该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协作组、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及西宁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