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西宁湟中“四化”并举抓实基层社会治理

2023年06月20日 16:0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6月20日电(魏晓萍 李隽)今年以来,西宁市湟中区坚持以平安湟中建设为抓手,健全组织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打造智慧城市、涵养乡风文明,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湟中区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健全区、乡、村(社区)三级联动治理机制,根据辖区内人口、户数、楼栋、道路及村(社区)等实际情况,将16个乡镇(街道)科学合理划分为468个网格,配备网格长468名、网格员2928名,依托网格划分实际,因地制宜、应建尽建,党员全部编入网格。

  全区32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在职党员“入网格、亮身份、送服务、作表率、树形象”活动,积极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扶贫帮困助残、环境卫生保洁、法律援助服务等12类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该区编制《西宁市湟中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000万元,统筹建设“1个基座、1个智脑、1个中心、5项应用、1个平台”,打造智慧社区、数字乡村、智慧旅游等,推动数字服务向基层延伸、城乡智慧协同发展。整合公安、应急、城管、通信等部门资源,安装视频监控4100余路,覆盖全区380个村16个社区,实现设备利用、信息共享、应急同步,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按照“以自治强基为立足,以法治保障为补充,以德治教化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湟中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行村级“民主协商议事”,健全“三治”融合治理体系,重新修订了380个村16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印发《西宁市湟中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通过民意调查、微信公众号、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破除陈规陋习,自觉移风易俗。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精细化、信息化、快速化、实战化”要求,整合城管、公安精干力量200余名,打造了一支百人“铁骑”队伍,发挥摩托车机动灵活的特点进行网格化巡查执勤作业,加大街面巡控防控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深入推进“清风”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盗抢骗”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社会面集中统一清查行动。(完)

编辑: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