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四个强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3日电(共融媒)近年来,共和县以“四个强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积极举办特色文体活动,持续丰富文体服务供给。
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文体惠民设施。共和县建成县文化馆,常态化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建成公共图书馆,设有特殊人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17个功能室,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并向全县99个农(牧)家书屋及25家寺院发放图书1.02万册。建设65处“8+2”标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域内大型体育场馆1处、露天篮球场17处等,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青少年室外活动场地21处、体育项目特色学校2所,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73平方米。
强化活动载体,满足群众多元需求。该县制作《共和相册》等专题宣传片。围绕春节、藏历新年等佳节,举办社火表演、藏族情歌对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积极开展“百姓大舞台”“戏曲进乡村”等各类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共舞和谐杯”西北五省民族团结篮球邀请赛、传统射箭赛等文体活动,协办第二十二届环青湖赛(共和赛段)、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等,实现“活动月月不断档,全年精彩不停歇”目标。
强化特色挖掘,精心打造文体品牌。共和县深入开展文艺特色挖掘和品牌创作工作,《庆丰收》荣获第二届全省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展演舞蹈类一等奖等。依托铁盖乡吾雷村村民许国强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打造全州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制定实施《共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青海湖、日月山的传说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藏族拉伊、索尔加藏绣等12个州级非遗项目特色鲜明,评选省州级非遗传承人27名。开展图书进村社、进单位等活动,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纸质、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目标。
强化人才管理,持续壮大人才队伍。共和县坚持把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举办藏族夹棋、藏族情歌、村级(社区)文艺骨干等业务培训。组织文艺工作者赴各乡镇等开展主题舞蹈、歌曲文艺辅导活动。配备县文化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专职人员15名,组建赛尔钦文化传播中心专业文艺团体。配齐各乡镇文化站“三区”文化工作者52名,各行政村文化管理员专(兼)职99名。组建文艺轻骑兵11支,统筹管理民间自建文艺团队35支,涵盖太极、孝贤、郭庄、社火等多种文艺门类。(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