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海晏:创新实施“红色基因+绿色治理”驱动模式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27日电(郭守媛 李隽)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立足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构建生态文明观为核心,依托自然保护区、红色文化资源和防沙治沙成果,创新构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研学教育”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化与高质量发展并行的特色之路。
海晏县创新生态保护制度体系,探索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多元路径。抢抓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机遇,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实施分类保护策略,编制《海北州海晏县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发展规划》,推动生态资源高水平保护与价值转化。重点打造金沙湾、克土望绿亭治沙示范区等生态观景点,通过特许经营模式统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开发,构建“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特色场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该县夯实“两山”转化生态基底,构建防沙治沙立体化屏障体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依托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基础,在克土望绿亭治沙示范区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基地。项目聚焦“宜居宜游、绿色低碳”目标,目前已通过主体工程验收,未来将打造集生态修复、低碳示范、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海晏县深化红色资源生态赋能,培育“红绿融合”研学实践品牌。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发源地,深挖221基地旧址、十二营旧址等红色资源,构建“红色研学+绿色生态”特色产业链。中国原子城青少年红色研学营地获评省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科普教育基地,并入选全国黄河流域研学联盟,年均吸引数万人次参与。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生态实践体验,推动红色精神传承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县域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该县完善全民参与治理格局,激活社会化自然教育内生动力。联动社会机构深化自然教育,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多层次科普活动。联合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推出科普大讲堂,通过多媒体听声辨鸟、现场讲解等互动形式,普及候鸟保护知识。近三年累计举办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保护新格局。(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