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粮仓”香日德:蔬菜不断产 农民收益丰
【解说】高原初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田野上才刚刚播种未见绿意,但素有“柴达木粮仓”之称的香日德镇温室大棚中一片绿意盎然。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香日德镇属柴达木河冲积性斜坡平原,水资源丰富,土壤富硒,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成长。香日德小麦更是在1984年创世界高产纪录,这也将柴达木绿洲农业载入了世界农业史册。
【解说】现如今,香日德的田野中除了小麦,蔬菜种植更是实现了一年四季不间断育苗,不间断种植和不间断采摘,满足了部分处在柴达木盆地戈壁中的县市的蔬菜供应。
【同期】下柴源村都兰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王亭荣
我们的合作社占地面积454亩,大棚是125栋,露天蔬菜每年种着110亩,我们主要是日光温室、钢架工棚、露天(种植)相结合,不间断育苗、不间断种植、不间断采收,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的蔬菜。
【解说】合作社的建立,不仅仅保障了都兰县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更同时带动了下柴源村部分农民的家庭收入,除了长期签订合同的形式外,还会在农忙季节在务工群中招募临工。
【同期】下柴源村都兰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王亭荣
我们这个合作社固定成员是54个人,这是我们签了合同的,可以分红还可以拿各种奖励。时间长了的女员工一年收入将近是5万元(人民币 下同),男员工将近6万元,临工是根据季节,有时候太忙,我们有个员工群,里面有178个人,群里一通知,什么人闲着就过来这边打工了,他们的收入也就是一天100或者是一天150。
【解说】蔡红是香日德镇下柴源村的村民,她已经是合作社的老员工,在这里,她的收入能占到她们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同期】香日德镇下柴源村村民 蔡红
收入是多劳多得,干得多就挣得多,干得少就挣得少。我在这边的工资能有家里收入的三分之一,我在这边工作,我们员工也多,每天五六十个人,大家边干活边聊天,一天开开心心干着活。
【解说】为促进都兰县农产品进一步向外销售,都兰县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楠表示,电商中心通过各种培训来为民众增加电商意识,让更多的农牧民通过电商来增收。
【同期】都兰县电商服务中心 负责人 张楠
通过我们电商中心的服务和带动,我们考虑的是通过我们的服务,让老百姓有种电商的意识,帮助他们把农产品通过电商的渠道销售出去,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宣传和展示,我们更多的是比方说培训,包括企业的孵化,包括对接一些产销渠道,全方位地为本地的农牧民通过电商来增收。
【解说】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名单,藏羊肉、牦牛肉成功列入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立足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大县发展定位的都兰,在农牧产业中培育了21家龙头企业。
【同期】都兰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宋志刚
我们培育了省级、州级的农牧产业的龙头企业有21家,全县目前枸杞全产业链的产值已经超过了50亿元,全县初步建成了枸杞、藜、麦、青稞、牦牛、藏羊这五大产业支撑,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去年我们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7.1%。
记者 祁妙 察森塔娜 马铭言 青海都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