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海晏: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效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4日电(巴音巴特 李隽)近日,在海北州海晏县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正在兰花湖进行水鸟拍摄:“这是我第二次在兰花湖拍摄到赤颈鸊鷉了,上一次是2023年,也是我在兰花湖第一次拍到赤颈鸊鷉。没想到两年之后又拍到了,说明它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气候。”
赤颈鸊鷉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种中等游禽。喜欢在水下捕食,善游泳和潜水,潜水时常冒出水面。繁殖期一般在5-7月,在中国繁殖于东北的湿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此前,海晏县融媒体签约摄影师尕布藏才郎在海晏县同宝山金露梅花海拍摄到荒漠猫的身影。此外,被誉为“鸟中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于2024年3月现身海晏县甘子河湿地中。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大量候鸟在海晏县境内停留、休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尽收眼底。
近年来,海晏县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战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统筹兼顾”为理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赤麻鸭、雪豹、黑颈鹤等各类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在草原、高山、湖泊中觅食、嬉戏,展现出无限灵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底色更加厚重。
海晏县以青海湖、湟水河两大生态屏障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系统治理,有序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完成高原鼠兔防控项目249万亩,青海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4.59万亩。利用“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活动,重点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营造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氛围。
该县充分利用森林三防智能管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可视化综合管理监测等系统平台,全面掌握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种群现状。组建义务巡护队4支20人,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处。首次建立鸟类“族谱”,监测到鸟类10目22科55种859只,数量和种类创历史新高,发现野生动物200余种。
今年,海晏县加快推进5个湟水山水项目和包忽图水库建设,谋划好投资约8亿元的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落实投资3392万元的“三北”六期项目,完成草原人工种草2万亩、草原改良15万亩以上,实施好投资1025.6万元的“两镇一线”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投资140万元整治“碎片化”图斑1400亩。(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