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天佑德的故事:回望拼搏奋斗的时光
【推广】
拼搏奋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火焰,是每个追求卓越者心中最嘹亮的号角。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无数看似紧闭的成功之门;又似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人们飞越重重困境,抵达梦想的彼岸。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故事为拼搏奋斗书写了壮丽的注脚。值此岁末,盘点2024年,天佑德集团创始人李银会无疑是无数拼搏者中的佼佼者。他的拼搏奋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它还带动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进步。

今年是天佑德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回望拼搏奋斗的时光,你、我、他有哪些动人的讲述?
讲述人一:卢艳,系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卢艳1997年入职天佑德集团,一路走来,是企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从一个小的企业发展到一个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我们董事长艰辛的努力,”卢艳说,在李银会身上,自己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事的时候,认真的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特别是遇到困难从不退缩,而且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工作没几年,天佑德集团申请一项国家信息化产业资助项目时,初出茅庐的卢艳,跟当时的财务总监、技术总监去北京参加答辩。
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卢艳心里紧张异常,“第一次出门去北京这种大城市,还要面对很多专家,非常有压力。答辩是否成功,关系到企业能不能拿到这笔资金上马信息化项目。”

答辩前夕,李银会跑到答辩现场,给卢艳他们几个人做心理辅导。
“答辩过程中,你们也不要紧张,不要有压力。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把我们准备的材料一一给专家组回答完毕,就可以!”李银会彼时这样对答辩成员讲。
“即便是这个项目拿不到,我们会再继续努力,继续去再争取。”李银会的话,给卢艳他们心理上做了一个很好的调整。
最终,答辩成功,天佑德集团拿到了100万元的项目资金。
“100万元在那个年代,而且是在咱们企业的草创阶段,有这100万跟没有这100万,区别非常大。”卢艳说,这一项目给企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讲述人二:陈得钦,曾担任天佑德青稞酒厂党委书记
2005年,天佑德集团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收购青海互助青稞酒厂并进行经营改制。这一举动不仅让天佑德集团正式涉足青稞酒行业,更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青稞酒,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饮品,成为了天佑德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
陈得钦曾担任天佑德青稞酒厂党委书记,是集团老领导。“改制当中,要打破原有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从铁饭碗变成公司,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心里面会有点没底。”陈得钦回忆当时的情景。
不断做工作,领导干部带头,李银会答应保障基层员工的收入,让基层员工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积极性……陈得钦说,最终,成功收购青海互助青稞酒厂并进行经营改制,“正是李银会董事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够让大家放心,并一直保证咱们的产品质量。”
讲述人三:张玉军,西宁启军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天南海北的经销商群体中,张玉军是伴随天佑德发展的核心经销商代表。
“我最早是一个很小的经销商,那时候我做酒的话,各种酒都做,并不是专一去做某一种酒。”张玉军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
从酒厂经营改制以后,认死理的张玉军专做天佑德青稞酒,“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对天佑德青稞酒的一个深刻认识,我认为青稞酒它一定能发展起来。所以别的产品就不做,专做青稞酒。”

在天佑德青稞酒身上押宝,在于张玉军对青稞这种酿酒原料的认识,“我认为青稞这种粮食很好,很独特,所以酿出的酒肯定不俗,不会比别的酒差。别的酒能做起来,我认为我们天佑德青稞酒也能做起来,这就是我的信念。”
长此以往,经销商张玉军就成了天佑德人,“最终结果是,我们完全和酒厂成为一家人,每天一起走市场、有时候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这意味着酒厂的兴衰跟我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很期待天佑德集团未来的发展。”
讲述者亦是拼搏者。拼搏虽然充满艰辛,但却能带来巨大的回报,是我们实现梦想、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让我们都秉持拼搏奋斗的精神,在生活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