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青海油田天然气保供工作努力答好“温暖”答卷

2025年03月21日 14:5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1日电(焦玉娟 吴志忠 冯迪萱)21日,记者从青海油田获悉,自2024年10月中旬至2025年3月18日以来,该油田累计向甘青藏三省区供应天然气24.72亿立方米。

  青海油田坚定迎战天然气保供“大考”的信心决心,统筹协调各方保供力量、全力以赴稳住产量大盘、精益求精做实管理提效,较好完成了“年度计划产量58亿立方米、峰值日产高于1670万立方米”的工作目标,为青甘藏三省区平稳供气贡献了坚实的“高原力量”。

  顶压运行,稳住产量“基本盘”

  随着气田的持续开发,地层条件逐渐变差、地层压力不断降低。面对多重条件限制,青海油田将天然气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保障工程,铆足劲头儿夯实产量运行“基本盘”。

  青海油田坚持“大作业区”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气田运行管理效率,召开保供周例会、抓实提产效率、严控外输压力波动。除早晚用气高峰期外,确保天然气外输压力始终保持在2.72Mpa。

  青海油田推行单井分析会。由采气厂技术中心、作业区、两院等人员组建联合小组,每日核实生产能力、剖析产量递减原因、开展低效井摸排分析、严把“措施库”入库关。

  青海油田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发现并消除压缩机及配套设施隐患143项;压缩机故障停机同比下降33%;单机最高连续运转同比提升45天。

  此外,高原首座储气库——马北储气库,作为天然气保供的“稳压器”,提升了青海油田天然气冬季峰值保供能力,补齐了青海油田天然气“产输储销供”全链业态。

  扎牢根基,保障“气力”不松劲

  近年来,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面临规模储量不足、老井稳产难度加大、新井接替不足等严峻形势。持续冲击稳产根基,给天然气保供增加诸多挑战。

  产能建设是气区稳产的“牢固基石”。青海油田按照“项目部”模式运行,构建“论证、实施、评价、调整”四个统一,制定20项提速举措。建产进度同比提升23%,固井质量合格率达97%。

  措施增补是气区稳产的“强劲动能”。面对老井稳产难度加大的问题,抓实高效措施、优化措施结构、精细措施选井,保供期间,措施累计增气9860万立方米。

  精细维护是气区稳产的“最大保障”。依靠智能管控平台应用,形成了以“绿色连续泡排、智能集中气举”为主的边水整体排控与积液治理技术体系。保供期间,老井日稳定气量达到211万立方米。

  单井管理是气区稳产的“核心要务”。油田深化单井管理“123工作法”,构建了问题排查、分析、维护、追踪的闭环。搭建预警平台,精细网格承包模式,气区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9.6%。

  方气必争,提升保供“硬实力”

  目前,青海气区已步入开发中后期,常规的管理方式及技术手段带来的增气效益将越来越有限。应加大技术攻关升级,驱动新质生产力带来“蝶变”效应。

  高效运用数智化管理平台。运用智能管控平台,提前干预积液井生产,实现“预警与预防”高效结合,健全完善三重防砂控砂体系。保供期间,积液高度降低3.8%,砂面降低5.3%。

  攻关抗盐胍胶携砂液技术。利用胍胶在高盐条件下形成氢键增黏的特性,累计施工130井次,成功率100%,日增气101.4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储层污染、淡水紧缺、冬季冻堵的难题。

  持续推广低成本酸化体系。创新井筒相分离-储层耦合压力预测选井图版,自主研发4套低成本复合解堵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1579井次、增气8.6亿立方米。

  积极打造智能泡排示范区。青海气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广起、消泡剂一体加注装置130套,年发绿电23.7万千瓦时,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智能化、无人值守”的气井维护新路径。(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